#頭條中國史#
在中國古典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最大的功績就是在劉備去世之後親自南征,為蜀漢北伐掃平了障礙,其中七擒孟獲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
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當中,也對諸葛亮南征和治蜀的功績表示贊同,司馬光更是稱贊諸葛亮“終亮之世,彜不複反”。
但據不少考證和文獻記載,諸葛亮南征實際上是蜀漢政權初期最大的失策。
平南中諸葛亮穩定後方在赤壁之戰的前夕,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相助,茅屋中,諸葛亮給劉玄德提出了隆中對三分天下的計策,其中有一點就是“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到公元221年,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跨有荊州和益州,可以說實現了隆中對計策的2/3,隻剩下了南方夷越沒有被招撫。
但好景不長,關羽大意失荊州以及劉備親征戰敗于夷陵之後,蜀漢所占據的益州根據地也是叛亂四起。
二年後,南充的漢族大姓雍闿宣布反叛蜀漢政權,不聽都護李嚴的勸告,投降吳國作為政治靠山,殺害益州郡太守鄭昂,把蜀漢中央政府派往益州郡的新任太守張裔押往吳國,孫權封雍闿為永昌太守。
地方反叛勢力朱褒本來是郡丞身份,卻自立為牂牁太守,殺害蜀漢中央政府派往牂牁巡查的官員,率領整個牂牁郡反叛。
少數民族酋長越隽王高定元趁劉備在白帝城駕崩去世,趁機殺害越隽郡的将領焦璜反叛蜀漢,和高定元聯合少數民族叛亂,一時之間擾亂了蜀國的内政。
公元225年五月,諸葛亮為了使北伐成功穩定大後方,選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将西南各少數民族進行招撫,這才有了南征之戰。
諸葛亮在南征之前聽取了參軍馬谡的建議,“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并以此為主導思想,獲得了南中大族和地方少數民族首領的支援。
東中西三路大軍參與南征,東路由門下督馬忠率領進攻益州;中路李恢出擊雲海;西路由諸葛亮親自率領平定高定元,然後再南下益州和馬忠李恢彙合。
平定雍闿、高定元和朱褒等人的叛亂之後,最終生擒孟獲,基本平定南中的叛亂。
志北伐諸葛亮忽視東吳
自從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一直到成為蜀漢的丞相,他的戰略方針一直都是和東吳搞好關系,而将曹操視為北伐的大敵。
諸葛亮在和劉備攻取益州之前,将關羽留在荊州,對關羽交代的就是東和孫權,北拒曹操。
在這樣一種戰略思想的指導之下,諸葛亮一直沒有對孫權的威脅加以重視,面對孫權聯合雍闿奪取漢中的行動敏感程度不高,在沒有平定南中叛亂的情況之下,倉促地和孫權結盟。
因為孫吳政權是奪取蜀漢政權土地最多的對手,曹魏政權隻是奪取過蜀漢降将孟達的上庸和新城兩座城市,在這種情況之下,諸葛亮應該先提防孫權的侵犯行為,再尋找機會平定南中叛亂。
在南中的漢族大姓雍闿和少數民族酋長高定元發動叛亂的時候,諸葛亮并沒有第一時間前去平叛,明明知道孫權和雍闿内外勾結,而是選擇在兩年之後出兵,不僅給了雍闿充足的時間去說服孟獲煽動西南少數民族叛變,而且增大了整個南中叛亂的局勢壓力,造成蜀漢将士無謂的傷亡,給原本就不強大的蜀漢政權帶來損傷。
欲心戰蜀漢軍言過其實
前文介紹道,諸葛亮在南征之前借鑒了參軍馬谡的建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并以此作為整個南征的戰略思想,但在南征的實際過程當中,諸葛亮并沒有踐行這一思想,我們不能對諸葛亮心戰為上的思想做過高的評價。
三國演義中,七擒孟獲确實體現了諸葛亮的寬宏大量和南征的誠意,但孟獲此人在曆史上真實存在的可能性,一直為史學界所懷疑。
著名的曆史學家黎虎先生就對“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提出過質疑,認為南中之戰就是一次十分典型的軍事征服行動,和曹操征烏桓、孫權正山越并沒有本質的區别。
常璩所做的《華陽國志》記載,蜀漢大軍在南征的戰略安排上是分三路進行的,諸葛亮率西路軍主力從水路進入越隽郡;東路馬忠伐牂牁;中路李恢向益州,這三路大軍在進軍的途中都與南中的少數民族軍隊發生過激烈的軍事戰争。
諸葛亮的主力部隊遭到了少數民族酋長高定元的頑強抵抗,最終根據地被諸葛亮占領之後,高定元的妻子被諸葛亮俘虜,毅然拒絕投降,聚集2000多人的殘餘勢力繼續負隅頑抗,最終被諸葛亮斬殺。
中路軍的李恢進攻益州的時候,同樣遭到了叛軍的頑強抵抗。
據《三國志》記載,“于是恢出擊,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槳江,東接牂牁,與亮聲勢相連。”
史書上對于馬忠率領的東路軍的情況記載不詳,但在《華陽國志》當中記載“馬忠破牂牁”,這一句話就體現了東路軍也确實和少數民族的軍隊發生了正面的武力沖撞,叛軍死傷無數。
所以說這三路大軍都發生了正面沖突,并沒有真正做到“心戰為上”,這就為以後南中少數民族再一次叛亂埋下了伏筆。
複叛亂武鄉侯始料未及
從當時大的戰略環境看,平定南中的叛亂對于蜀漢政權來說,不僅有利于鞏固新生的政權穩定,還可以為諸葛亮北伐中原穩定大後方,實現當年隆中對的計策,報答先主的知遇之恩。
另外可以将南中的漢族大姓成功納入到蜀漢政府的政治體系當中,使之成為蜀漢統治南中的重要政治基礎,加強對南中個少數民族的控制,并獲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戰略資源。
這件事情從表面上看确實是諸葛亮對于蜀漢政權的大功一件,但其背後隐藏着巨大的危機,可以說是諸葛亮潛在的戰略失策。
因為在諸葛亮的時代,南中并未出現像司馬光所說的“終亮之世,彜不複反”的和平局面。
雖然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亂之後,适當調整了地方的管理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沒有讓南中地區長治久安。
在諸葛亮還做丞相的時候,南中地區又發生了幾次大大小小的叛亂。
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建甯郡、雲南郡、永昌郡、興古郡紛紛起兵造反。
平定南中叛亂之後,諸葛亮給劉禅上表封呂凱為雲南郡太守,但之後雲南郡被南中蠻夷所攻陷,呂凱被殺,兒子呂祥繼承了太守之位。
“南土平定,恢軍功居多......後軍還,建甯郡南夷複叛,殺害守将”;永昌郡“夷獠恃險不賓,數為寇害。”
建興11年(即公元233年),南蠻豪帥劉胃起兵造反,擾亂各個州郡的治安,最後都督馬忠斬殺了劉胃,平定了叛亂。
這些南中地區的叛亂,大多都是以少數民族酋長首領帶頭的,但并沒有南中大姓參與其中,這就是諸葛亮戰略失策的其中之一。
具體表現就是對南中大姓進行扶植,而對少數民族的士兵進行剝削和壓迫,在平定南中叛亂之後,諸葛亮就把少數民族的士兵當成蜀漢兵員征發和勞役的對象。
《華陽國志》記載諸葛亮“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于蜀,......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婁、毛、李為部曲。”
壓南蠻孔明公民族歧視諸葛亮對待南中的基本政策,就是以大漢民族主義為中心,重用南中大姓而壓制南中的少數民族,分化南中的蠻夷和漢族勢力,将南中的漢族大姓和西南的少數民族酋長區别對待。
這樣自然引起了西南少數民族部落的不滿和反抗。
第一點表現就是大力扶植南中漢族大姓,并且将其納入到蜀漢的官僚體系當中,使其成為蜀漢政權的有機組成部分。
《華陽國志》記載,諸葛亮“收齊俊傑,建甯竄習豬蹄,夢妍及貨,圍觀屬習觀,緻領軍演輔漢将軍或禦史中丞。”而對各少數民族的酋長及其首領相當疏遠,不把他們納入到蜀漢的政權當中,少數民族與中央政權的密切程度遠遠不如南中的漢族大姓。
第二點表現就是對少數民族進行經濟上的剝削壓迫,大力征收賦稅,以便充實蜀漢政權的物質力量。
《華陽國志》記載,“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
《三國志.蜀書.李恢傳》記載“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于是費用不乏。”
在《三國志.蜀書.張嶷傳》中還記載了一件比較極端的事件,就是蜀軍大将張嶷為了奪取台登的鹽田的物資,絞殺了當地少數民族族的首領狼岑。
雖然這樣做大大充實了蜀漢政權的經濟實力和物質力量,但也大大增加了西南少數民族的經濟壓力。
據《三國志》記載,大臣谯周在反對後主劉禅逃往南中的奏章中,講到“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逼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仇怨,以此患國之人也。”
從谯周的奏疏當中可以看出,蜀漢政權不僅真的對南中地區少數民族進行壓迫和剝削,而且給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人民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嚴重破壞了蜀漢政權境内的各民族團結。
參考文獻1、潘民中,《諸葛亮南征之役探微》,許昌學院學報,2012
2、朱華,《“終亮之世,彜不複反”?——兼論諸葛亮南征後的南中反叛》,遼甯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
3、常璩,《華陽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8
5、朱紹侯,《對諸葛亮南征北伐的評價》,南都學壇,2011
6、甯超,《諸葛亮“南征”的若幹問題》,雲南社會科學,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