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湖頭閑眺望。風煙做出秋模樣。不見雲屏月帳。天滉漾。”幾句便似看到了秋的眉頭。
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7日的20點28分57秒。
雖然謂之“秋”,但“立秋”節氣卻是僅次于大暑和小暑的第三熱的節氣。清代《清嘉錄》中雲:“自是(立秋)以後,或有時仍酷熱不可耐者,謂之秋老虎。”此時還沒出伏,所以熱還是會繼續的,并且這時晝夜溫差加大,地面夜間的濕氣,在清晨就會凝結成白霧和露珠,也就偶爾會出現那猶如置身雲霧中的夢幻畫面。
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 所謂“揪斂”,本意是抓住,引申為在這個季節,天地趨于收斂,萬物漸次成熟,該是收獲的時候了。此時,各種瓜果梨桃以及糧食作物都已經成熟上市了,比如吃雞頭米就意味着江南秋季的開始。雞頭米也叫蘇芡,是太湖水八仙之一,幹燥成熟後就是我們用做中藥的芡實了,它也是四神湯中的一味主要材料。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對這涼意最為敏感的自然是梧桐。文人墨客的筆下也不乏豐富的描繪。記得在上海就有這樣一條兩邊栽滿梧桐的街道,每次走過那裡,都不禁會想象着上個世紀,那些穿着旗袍的女人們,優雅地走在梧桐樹下,臉上充滿着笑意盈盈……“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晝夜溫差逐漸明顯,幹燥逐漸加劇,不管是皮膚,還是咽喉、嘴唇,以至于手腳。此時滋陰、潤肺、養胃、潤燥就必不可少了。就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浮沉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所謂養陰,就要以清燥、潤肺、生津,可以用麥冬、菊花、百合等煎水代茶飲,山楂、銀耳、梨都有很好清心潤肺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此時尚未出伏,濕熱尚未褪淨,勿要滋陰過度而留濕邪徘徊。要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物,适當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肝斂肺,達到養陰的效果。
另,《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适當食用一些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如小米、薏米、白扁豆、芝麻、蜂蜜等柔潤食物,益胃生津。
北方人最喜在立秋這天“貼秋膘”,會吃炖肉、燒排骨、炖肘子等等;南方也有“秋風起,吃臘味”的習慣。相傳“貼秋膘”這一習俗從清代就開始流行了,隻是到了現在,人們在更注重健康養生的同時,既吃得美味,更要吃得健康。因為大家都不想讓秋膘貼上去,就再也下不來。
三伏天,正是茉莉花茶窨制的時節。唐代就有詩中描述碾茶的時候,同時投入沉香一起研磨。沉香和茶在茶铛内同煎,“合奏”出一碗糅合了沉香氣息的茶湯。這可能也是最早的花茶的雛形吧。如今,我們所喝的茉莉花茶,用窨花工藝,也就是隻取花香,不留鮮花,利用茶葉的吸附性,使花香附着于上,就有了清香宜人的茉莉花茶,并且香味有香燥行氣、芳香化濕的特點,也就更适宜在這個時節飲用了。
生活起居方面,應遵循“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甯,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如果春沒有生,夏沒有長,那麼就自然不會有秋的收和冬的藏了。這就如同沒有一點一滴健康習慣的積累,自然也就不會有更健康的身體,與我們相伴。所以秋天開始,就是要和雞的習慣一樣,早睡早起。早睡陽氣更好地收斂,如同倦鳥歸林;早起肺氣得以舒展,吸收更多的天地精華。情緒上保持平和穩定,這樣就更能感受到秋天收獲的喜悅!
劉禹錫曾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遼闊豪邁的心境契合了天高雲淡、爽朗晴空的秋日。那,我們也體會着詩人的意境,不傷春,不悲秋,在大自然時節分明的變化中,感受成熟的秋,遍地金黃,谷粒滿倉,露珠在草上晶瑩,蟬在枝葉上嗡鳴……與此,不負韶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