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快速發展,讓淮安永遠都有新的事物湧現。
不知什麼時候起,街邊就起了新的寫字樓、抖音上又刷到了新的網紅打卡地、廣告牌上又上了新款的電子産品。
在這樣的城市裡,也有人喜歡“舊”的,熱衷于在市場上淘貨。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人,被“抛棄”的代步工具,又在這裡「複活」。
01
那些年在上海路買過的二手自行車
在我們的童年中,總會有那麼一輛自行車,它是我們對交通工具最初的印象。
從兒童的四輪學步車、上學的代步自行車直至成年後的通勤電瓶車。
而在老淮安人的心中,代步工具更叠的最佳地點便是小上海路。
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伴随着的不僅僅是煙火氣,更多的是精打細算。
在淮安普通工薪族眼裡,給孩子購置一輛全新的變速自行車,不免顯得有些“奢侈”。
這個時候上海路的二手車鋪給了工薪階級的父母不同的選擇。
02
上海路的人生百味
“進來看看啊,老品牌咯,價格很優惠的…”
“9成新呢,剛收來的,保證沒有任何質量問題!”
每代人的記憶裡都有一輛鳳凰牌的自行車。
小時候,爺爺騎着老舊的鳳凰牌自行車前面載着年幼的孫子,後面背着慈祥的奶奶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
“我們家老牌子咯,最初賣的都是八二大杠,那個時候還是我父親在這裡賣的…”
“現在大部分門店都賣電動車了,您不打算引進電瓶車麼?”
“經營幾十年了,當年從父親手裡接手的的時候就一直做的自行車,沒做過也做不動新品種咯…”
上海路上像這樣堅持經營自行車的商家不在少數。
他們現如今大部分都在售賣兒童學步車和學生代步車。盡管現如今的主流交通工具已是電瓶車,但他們仍堅信自行車文化不會沒落。
對于老淮安人而言,提及到“二手自行車、電瓶車”腦海中的第一印象非小上海路莫屬,然而伴随着“二手”這個字眼的是“來路不正”的标簽。
“您為什麼最初選擇做這個行業呢?”
“最初的時候,肯定是因為有利可圖嘛…”
“那是什麼原因讓您一如既往地做了20多年呢?”
“每樣東西都有它的價值,主要是我喜歡的是擦拭它們的過程!”
“這個過程對您而言有什麼特殊意義麼?”
“也沒(me)得(de)什麼特殊意義,就是喜歡幫這些被遺棄的車子重新找到主人。”
徐阿姨每天下午沒事幹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擦拭回收來的二手自行車。
她喜歡看着锃亮如新的自行車在陽光下泛着光,就像希望灑進了她的生活。
對于她而言,擦拭的過程不僅是對二手車價值的重塑,是對自我的找尋。
或許曾經上海路上的二手車确實是“來路不正”的,但是在這些老闆們日複一日精心擦拭的過程中,比起“來路不正”更值得令人動容的是他們對這份行業的真摯與熱忱。
亦如被抛棄的舊車能夠在這小小的方寸之地重新找尋它們的價值一樣,對于這些車鋪老闆們而言,這個過程也是他們的價值所在。
“來路不正”這件事于他們看來不再棘手地難以處理,因為這些人對行業的熱愛與尊重讓這上海路上的二手車行業變得充滿希望
03
喜愛在上海路淘換二手車的老淮安人
如果說自行車是老淮安人堅持的情懷,那麼二手電瓶車的市場裡藏着的就是老淮安人的精打細算。
“老闆,這個二手的大車怎麼賣啊?”
“1750!”
“你這價格有點黑了吧…”
“這樣,你要是誠心想要,也能還還價,你想出價多少?”
“算了算了,再逛逛吧…”
事後我們從葛老闆這裡了解到,像這樣一輛72V的大電瓶車市場收購價并不低,葛老闆後期對它外觀以及電池的翻新更是費了一番功夫。
“賺的很少了已經,之所以還進購是因為考慮到大家都不容易,花錢購置一輛全新的其實并不劃算,也是為了給年輕人多一種選擇的機會吧…”
“您幫我看看,我這前兩個月才在您這兒買的電瓶車刹車就不行了啊…”
“好嘞!”
“才在你店裡買了兩個月,這得保修吧?”
“就是刹車松了,幫你緊一下就行了,不收你錢。”
像這樣的事情在上海路每天都會上演,年輕人在上海路上淘換着自己相中的二手電瓶車,出了問題也會回來跟商家讨價還價。
像趙老闆這樣的良心商家,也會免費處理二手車在購置短期内出現的各種問題。對他們而言,售賣二手車考驗的不僅僅是修理的能力,更多的是小本經營的良心與誠信。
在一些人看來,買二手貨物不太體面,因為在生活中,什麼都要講究“新”。過年穿新衣,上學背新書包,結婚買新房。隻有沒錢才會選擇二手。
或許有些人買二手的确是為了省錢,畢竟生活中的消費随處可見,不省着點花怎麼行。但是,這不代表着在小上海路買二手車的淮安人就是“窮”。
打卡妹身邊有一個朋友,月薪八千,其實這個收入在淮安也算是中上的水平。
而他依然選擇購置上海路二手的電瓶車,因為他希望把大部分的錢花在業餘的攝影愛好上,買設備器材、買學習課程,都是幾千上萬的。
所以說,在上海路喜歡買二手電瓶車,不是窮,隻是更懂得合理分配資源,把錢花在刀刃上。
這是社會資源再生利用的一種體現,也是淮安人對生活的一種精打細算!
拍攝 | 打卡妹
編輯 | 打卡妹
* 本文為“打卡淮安”原創作品,授權轉載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