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橋位于泉州市惠安縣境洛陽古鎮西南。有人問這個閩南之地怎麼有洛陽稱呼,這就說到中國漢唐時代烽煙不斷,北方河南洛陽一帶民衆遷移到此地,為了不忘古地,有次叫法。(泉州博物館有河南洛陽府遷移的記錄)
沿洛陽大道直走到洛陽江大橋頭左走,一個高30米的現代仿古3門石坊,中間四個金色楷體“萬古安瀾”寄寓洛陽橋建好,江水萬代平靜。往前走五百米到了洛陽橋北橋頭。橋南北走向,總長731米。北橋頭有宋代泉州知州蔡襄的巨型石雕像,石像軀幹九層,每層用近米的麻石壘砌,頭部用整塊石料雕琢,栩栩如生,不愧惠安是中國石刻之鄉。洛陽橋是蔡襄北宋年間1053年主持修建的,1059年竣工,豐功偉績,在此處立像緬懷偉人。
走洛陽橋,東西兩邊各有2石料佛塔,八面五層樓閣寶塔形,每層四面雕刻佛像的佛龛,由于年代久遠,風化發黑,不是太清楚。在佛塔前各有2個真人大小的石将軍把關橋頭,橋南同樣有2個石将軍。走橋面,寬有4.5米,每墩有7塊長行石料敷設,有寬有窄,寬的有80公分,厚度40公分 ,長度按橋墩位置,稍有變化,均在9米以上,1塊橋面石料重20到40噸,橋長731米,有橋墩45座每橋墩處石欄杆東西側雕刻有石獅,背對背守護。石橋中偏北處有建一小佛塔,此處的橋墩間距離長。這些重量的石料花費多年開采,運輸,敷設,無不顯示洛陽橋非凡。洛陽橋的最偉大之處是橋基的建設,此處是古洛陽江的入海口,潮來潮去風浪大,到處是淤泥爛灘,橋墩基礎無法開挖,古人在此用石料投入鋪底,層層壘高,成東西船形,頭朝西抵抗潮流。巧妙的是古人在橋墩基礎處養殖海蛎,密密麻麻海蛎依附,堅固了基礎石料,成了橋的保護傘,抵風浪,抗潮流,開創了生物固堤造橋先河。清代光緒年間泉州太守郡守沈汝
瀚稱呼此橋海内第一橋,古代的中國工匠發揚自己的聰明智慧,開創了“筏形基礎、養蛎固堤、浮運架梁” 的先進技術,在世界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沈太守稱“海内第一橋”,當之無愧.
橋南有一大榕樹,樹邊,一塊巨狀卵石立在江邊,光面刻萬安橋三個紅底大字。洛陽橋又名萬安橋,萬代不倒,永遠太平之意吧。再向前,古樸的大小幾十塊石碑林立在小廣場四周,記錄洛陽橋的修建曆史和各代文人騷客頌揚文章。其中有《萬安橋記》詳細記錄建築經過。橋頭有一石亭,中間石碑有西川甘雨。旁邊有圓錐形的鎮風塔,一經幢。往南,有四十多米的引橋,過橋到南岸是石橋古街。“海内第一橋”展覽館值得去看看。
再往南,是一段40米曲折的引橋,過橋頭是古橋老街。據說建有蔡襄祠堂。
橋的東邊是泉州灣河口濕地保護區,一片片紅樹林綠油油的一眼望不到邊,偶然有幾隻白色的白鹭出沒,江水很清,不是有漁船劃過。
太陽西落,一片霞光照在古橋和洛陽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