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峽大壩的首次發電,到三峽大壩水輪發電機組曆史首次全功率運行。這座始建于上世紀中期,2006年主體完工的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全功率發電為何遲遲才到?三峽大壩發電到底有何利弊?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一起走進三峽大壩的前世今生。

一、夢想照進現實
三峽大壩它的許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記錄。總發電每小時2250萬度,主體建築土石方挖填量約1.34億立方米,洩洪閘近11萬立方米,船閘總水頭近115米,世界最高。過船噸位3000噸,世界最大。

這樣一個有着無數世界之最的三峽工程,從提出設想,再到如今的34台發電機組全功率發電的實現,102年夢想照進現實。102年很長也很短,我們用了102年完成了民族的偉大複興,下一個100年三峽工程也會作為國之重器完成屬于他的曆史使命。
二、全功率發電不能說的秘密
從6台機組首次發電到如今34台機組全功率發電,中間的這些年,三峽工程到底經曆了什麼?這期間有哪些“不能說的秘密”呢?帶着這樣的疑問,咱們一起來扒一扒。

首先要說說,三峽大壩水力發電原理。衆所周知,水力發電是水能轉換為電能的過程。水能是指利用水面落差所産生的重力勢能,大壩就是個蓄水池,當把上遊的水蓄在大壩裡的時候,就相當于蓄起了非常多的重力勢能。

當水流出閘門,帶動閘門發電機的轉動,這時就可以把儲備的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經過發電機,這時就把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電能了。
依據發電量和水量之間的關系,在發電機組數量不變的前提下,隻要大壩足夠高,勢能足夠大電量就足夠多。正是随着長江上遊降雨的增多,三峽水庫的水位不斷上升。當水位高度達到實現全功率發電要求,才有了34台機組全功率發電的曆史一刻。

當然三峽大壩的設計初衷主要是為了防洪,而不是發電。所以它的發電還要考慮防洪因素,這也是它與其他發電站不同之處。正因為如此,通常每年5月以後,三峽大壩将不得不把水排到145米高最低限度,為上遊洪峰,留下足夠空間。
三峽大壩水位達到發電标準,國家根據流域水量和上遊流量,同時考慮下遊安全,才最後決定開多少閘發多少電。既要發電又要防洪,這就是三峽大壩發電鮮為人知的秘密。

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雖然三峽工程有很多高光時刻,但是關于三峽工程環境與經濟的争論,從建設伊始就卻未停止。有人說它破壞了三峽流域固有的生态系統,有人說它為長江流域經濟發展貢獻了力量,有人說它就是賠本賺吆喝。這是個沒有标準答案的問題。
首先從經濟效益來看,三峽大壩發電穩定,每年近1100億度左右,最高更是達到近1200億度。按其每年平均發電量計算,相當于節省近3600萬噸煤,減少近9000萬噸二氧化碳,近260萬噸二氧化硫。發電大成本低污染小,三峽大壩的經濟效益的确不小。

其次從成本角度分析,按每度電0.25元的平均電價來算,三峽大壩要發近8000億度電才回本。據統計三峽大壩總發電量近22000億度,累計近75000億元。2500億投入換來75000億産出,三峽大壩已實現盈利。

最後從生态角度來看,一方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的建立對于長江流域原有的生态系統中的水質、地質、生物均有不同程度影響,但從三峽工程在長江流域整體防洪抗旱來看,還是有着巨大的優勢。旱季前大量蓄水,保障下遊的用水;汛期前大量排水承接大量洪水起到防洪作用。生态系統有污染,抗旱防洪做屏障,或許是對它最好的總結。

小結
綜上所述,三峽工程就像世間萬物一樣,沒有絕對的好,隻有相對的好。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至于如何選擇,歡迎大家在我們評論區下方留言,喜歡我們文章的,麻煩大家點個關注。
本平台對轉載、分享的内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内容的準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