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龍8 Gen1終于發布了,本次的指令集升級到了ArmV9指令集,基于三星4nm工藝制程,CPU采用了1 3 4的三叢集架構,根據高通官方的PPT來看,骁龍8 Gen1的CPU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30%。
具體規格方面,其超大核從X1核心升級為X2核心,頻率也從2.84GHz提升到了3GHz,大核從A78架構升級為A710架構,頻率從2.42GHz提升到2.5GHz,小核心從A55核心升級為A510核心,頻率不變。
L2緩存部分,超大核1024KB,大核心每個512KB,合計1536KB,小核心部分的配置還不清楚。不過骁龍8 Gen1在小核心上面和天玑9000有點差異,簡單來說,骁龍8 Gen1的4個小核心是由2個模塊組成,每個模塊含有2個A510核心,同一個模塊内的兩個核心可以共享L2緩存。
也就是說如果同樣是512KB的L2緩存,天玑9000那邊就是每個核心128KB緩存,而骁龍8 Gen1是每個模塊256KB,在活動線程較少的時候,可以讓單個核心使用256KB的緩存,這樣子可以具有更好的單核性能表現。
當然也有可能高通在這個地方來一刀,每個模塊隻給128KB的L2緩存,這樣子一共才256KB的L2緩存,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小核心性能無疑會弱于天玑9000。L3緩存方面,這次高通從骁龍888的4MB升級到了6MB。
GPU是本次升級的重點,性能提升30%,能效提升25%,從這個性能提升幅度來看,其GPU峰值性能可以達到殘血版A15芯片的水平,高通本次除了提升峰值性能,對GPU的性能和能耗曲線進行了優化,更加專注3-5W功率内的性能表現。
需要注意的是高通宣傳中号稱性能提升多少,能效提升多少,二者往往不是同時實現的,而是二選一的情況,要麼就是犧牲能效,提升性能,要麼就是犧牲性能,降低能效,所以從相關的數據來看,在性能相同的情況下,天玑9000的能耗更低。
影像部分,這是高通相對聯發科優勢比較明顯的地方,新的ISP可以能夠實現每通道18位色深,而骁龍888隻有14位,此外還做了針對超廣角的專屬優化,支持8K HDR視頻,視頻實時背景虛化,極夜拍攝,視頻超分技術,和索尼的聯合優化,以及專屬的定制傳感器。
采用了第七代AI引擎,将GPU、Hexagon、Sensing Hub、CPU的全部能力整合在一起,整體性能相比上代提升4倍,集成骁龍X65 5G基帶,支持3GPP最新的Release 16 标準,支持 SA SA雙卡雙通能力,具備更高速率,更低延遲和更大覆蓋範圍,而且功耗更低。
從發布會的信息來看,骁龍8 Gen1的表現應該會比骁龍888強,主要是因為高通意識到了骁龍888的問題,因此特意強調了3-5W功耗區間的GPU性能表現,這對于廠家調試來說要省心很多,相信在日常使用中,不至于刷個社交軟件就發燙了。
此外在影像部分,高通相對聯發科的優勢依舊比較明顯,不過和蘋果還是存在差距,安卓陣營的手機,在拍攝的時候,能耗依舊要高于蘋果手機,機器更容易出現發熱的問題,會導緻機器的卡頓,打個微信視頻電話都提示溫度過高的那感覺真不好,不知道這次高通那邊會不會有所優化。
至于誰會首發骁龍8 Gen1,目前已經确認是小米12全球首發了,摩托羅拉雖然可能會搶在前面,但是調校好了和沒調校好的産品區别比較大,當年骁龍855的時候,聯想為了首發,把工程機芯片拿來賣,結果與後面調校好的友商産品差距明顯,就産品調校能力而言,小米也的确更強一些,因此高通選擇小米無疑更合理。
不過國内的市場競争激烈,打起來的時候不講武德的事情多了去了,雖然小米12首發骁龍8 Gen1,但是首賣是不是小米就難說了,Realme在那邊不就發出了這種疑問嗎?不過小米也不是吃素的,都開始秀工廠量産實拍視頻了。
至于天玑9000和骁龍8 Gen1相比怎麼樣,在常規的跑分測試中,天玑9000可以和骁龍8 Gen1對砍了,峰值能耗和發熱表現也會好一些,不過在營銷和系統支持上面,聯發科和高通的差距比較明顯。
影像部分很多人都清楚,系統支持部分,前段時間有廠家解釋,為什麼聯發科處理器的手機系統更新慢于高通,就就體現了二者系統支持方面的差距,
另外從時間上來看,天玑9000比對方要落後2個月的樣子,這個時間段裡面,各家的旗艦其實都出來了,接下來的中高端産品才是天玑9000發揮的地方,總之這次天玑9000能夠站穩3K價位就是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