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明明是個伊斯蘭國家?衆所周知,伊朗是個地道的伊斯蘭教大國,國内8000多萬人98%以上的人口都信仰伊斯蘭教,不僅《古蘭經》在伊朗是神聖的,伊朗法律體系也是以伊斯蘭教(什葉派)為中心構建的,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伊朗明明是個伊斯蘭國家?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伊朗明明是個伊斯蘭國家
衆所周知,伊朗是個地道的伊斯蘭教大國,國内8000多萬人98%以上的人口都信仰伊斯蘭教,不僅《古蘭經》在伊朗是神聖的,伊朗法律體系也是以伊斯蘭教(什葉派)為中心構建的。
伊朗古名波斯,是中東地區的文明古國,有将近三千年的輝煌曆史,說它曆史悠久沒有人擡杠,至少比伊斯蘭教的曆史要悠久得多。
這個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文明古國,它們的國民最初并不信奉伊斯蘭教,當年也沒有什麼伊斯蘭教,大家信奉的是瑣羅亞斯德教。
每個國家的本土宗教都是該國的驕傲,是本國文化最閃亮的地方,而伊朗人在這個問題上似乎多少還有尴尬。
對于這個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什葉派國家來說,往事不堪回首,說起來都是淚。
瑣羅亞斯德教誕生于伊朗高原,而波斯帝國的發祥地也同樣在伊朗高原,因此瑣羅亞斯德教是波斯帝國、波斯人的國教。
瑣羅亞斯德教是世界上資曆最老的宗教之一,誕生時間遠遠早于基督教、伊斯蘭教。當年它在西亞影響很大,信徒很多。
早在公元前七世紀,該教就誕生了,該教最有個性的就是喪葬制度。
如果你是瑣羅亞斯德教的信徒,死後不能入土,不能棺葬,也不能帶随葬品,更不能叫人殉葬。
屍體通常要被送到一個叫"寂沒之塔"的塔裡,塔頂安上放着石闆,塔裡面有一口井,塔内分内中外三個部分,分别安置男、女和小孩的屍骨。
曆史上波斯人曾經建立過好幾個帝國,阿契美尼德帝國是波斯第一個帝國,也正是從此刻開始,瑣羅亞斯德教就成為波斯國教。
此後,波斯帝國斷斷續續,幾經更叠,帕提亞帝國和薩珊帝國先後主宰波斯帝國。
王朝變遷,但宗教不變,可謂是流水的王朝,鐵打的瑣羅亞斯德教。
瑣羅亞斯德教被波斯人代代相傳,發揚光大;就像一座燈塔,照耀着波斯人前進的方向。
伊朗高原就像一條通道,也像一個走廊,向東可以直達中亞,向西就能抵達中東和土耳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因此曆史上這裡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人想通過波斯去海上稱霸,有的人則想通過征服波斯來染指南亞。
阿契美尼德帝國時代遇到麻煩,雄心勃勃的希臘人挑戰波斯。
兩場希波戰争打了幾十年,讓阿契美尼德元氣大傷、奄奄一息,最終被亞曆山大大帝亡國。
公元224年,雄心勃勃的阿爾達希爾一世勵精圖治重建波斯帝國,成立了薩珊王朝。
薩珊王朝是個強大的王朝,其最盛時期控制領土達到540萬平方公裡,疆域包括當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亞、高加索地區、中亞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區和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往南延伸到巴基斯坦西南部和印度局部。
但曆史上再強大的帝國都有滅亡的時候,因為他們是靠戰争起家的,必定也會因為戰争而衰亡。
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經過連年征戰,經濟衰退、稅賦加重,宗教紛争加劇,一蹶不振,像個百歲老人一樣,朝不保夕。
而這時候,一個新興的帝國正在悄悄崛起,它就是咄咄逼人的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創立于公元632年,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創建的封建王朝,它的宗教就是新興的伊斯蘭教。
一山不容二虎,阿拉伯帝國創建不久就把薩珊帝國當做眼中釘,不斷向薩珊王朝發起進攻。
面對新興阿拉伯帝國咄咄逼人的攻勢,薩珊王朝這個老巨人無法招架,節節敗退、喪師失地、無奈東遷。
公元636年7月,決戰的時刻到來了。
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卡迪西亞小鎮,3萬阿拉伯帝國精兵與10萬薩珊帝國軍隊進行了一場殊死搏鬥。人數居多的波斯大軍被阿拉伯人打得落荒而逃、潰不成軍。
卡迪西亞戰役後,薩珊帝國再也沒有翻身,隻能疲于奔命、苟延殘喘,滅國進入倒計時。
公元644年薩珊帝國失去了最後一片國土,波斯帝國成為曆史,淪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
薩珊帝國滅亡後,波斯文明也不幸被強大的伊斯蘭文明所替代,瑣羅亞斯德教徹底湮滅,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伊斯蘭教成為波斯人的信仰。
公元874年,古波斯人薩曼家族的成員伊斯瑪儀·本·艾哈邁德以布哈拉為首都,創立了薩曼王朝,波斯人重新當家做主。
但薩曼家族此時已經皈依了伊斯蘭教,波斯人經過兩個多世紀,也習慣了伊斯蘭教,統治者也就沒有再提倡恢複瑣羅亞斯德教。
所以說雖然伊朗人自認自己的祖國是文明古國,但是他們信奉的宗教卻是外來的。
雖然他們以正宗的伊斯蘭教維護者自居,但要是翻開曆史,多少有點尴尬。
瑣羅亞斯德教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祆教,如今的祆教,在伊朗倒也沒被禁止,與基督教、猶太教一樣,在伊朗的議會加起來享有五個席位,但人口已經非常之少,不超過十萬人。
祆教的式微,在于它的侵略性太少,按照教義,它們也并不醉心執着于向外傳播,隻是小團體裡獨守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