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套路”這個詞乍一聽可能覺得是貶義,其實在教育中有時也是一種褒義。
3-6歲的孩子,他們的各種習慣和行為都還需要在成人的引導下逐漸養成,逐漸被規範,這時候師幼互動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這種無聲的教育其實是老師在把握孩子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行為特點、性格特點後,有方法、有策略、有智慧地處理好每一個教育細節,這些行為在老師們的“套路”下變成正面的教育資源,從而促進孩子的成長。
這些“套路”可以出現在一日活動的任何一個環節,而背後是老師們的教育智慧。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采訪了九位老師,讓他們來談談自己用過的一些“套路”。
榕樹上掉的不是葉子,
是錢!
我們班剛升大班時,搬到了活動室,來到一樓。在活動室正對面的操場上,有三棵大葉榕樹,一入春,便開始每天掉樹葉。由于周圍是活動場地,正好我們班在一樓,所以清掃榕樹葉的工作就交給了我們。
剛開始,我常在散步的時候帶孩子們撿樹葉,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個活動,因為他們覺得撿樹葉十分有趣。可時間一久,便有孩子覺得很枯燥,在撿樹葉的時候,拉着小朋友玩别的去了。
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孩子們對撿樹葉這件事感興趣呢?回想起孩子們最近特别喜歡的區域角色活動,孩子們在銀行取了錢後會在飲品店、書店消費,特别喜歡使用錢币,對于取錢、存錢樂此不疲。我靈機一動,對着孩子們喊了一聲:“撿錢啦撿錢啦!哇,地上全是葉子錢,我們比賽誰撿得最多!”孩子們一聽,一下興奮起來:“哇,好多錢!我肯定撿得最多!”
你一言我一語,操場上的葉子很快便全進了錢袋子(垃圾袋),和孩子一起商議,準備留下一些他們喜歡的葉子,當做我們班級的“錢币”,在班裡流通。孩子們更有動力了,甚至落下的榕樹果子孩子們都不放過,說那是硬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