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又稱“結巴”,世界衛生組織把口吃定義為:“一種言語節律障礙,在說話過程中,個體确切地知道他希望說什麼,但是有時由于不随意的發音重複,延長或停頓,而在表達思想時産生困難”。無論在電視裡還是生活中,也許你見過這樣的人,并且還有可能嘲笑過他們,也許你沒有惡意,但這會讓口吃者很尴尬,一尴尬,他們就更不會說話了,那麼口吃究竟是怎麼來的,又要怎麼治呢?
關于口吃的由來,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确的解釋,主流的推斷有這麼幾個:腦功能側化異常假說,有研究者發現口吃患者的右腦半球α波活動異常,并且右腦經常幹擾左腦對語言的加工過程,所以引起了口吃;聽覺皮層異常假說,在口吃的研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如果治療者改變口吃者的聽覺反饋模式(如延遲反饋時間、改變人聲頻率等),口吃者就能很快消除口吃現象,所以有人認為是患者的聽覺皮層異常引起了口吃;多巴胺與雙語言環路假說,正常人在說話的時候有兩條語言環路,分别是内部系統負責語言發起和外部系統進行語言表達,而口吃患者的突觸前多巴胺系統活動過高,導緻内部系統受損,無法與外部系統配合,進而引起口吃;小腦功能異常假說,近年來,不斷有研究發現小腦在言語過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而對口吃者進行矯正小腦活動治療可明顯幫助他們緩解口吃症狀,所以也有人認為是小腦功能異常引起了口吃。
雖然口吃的病因尚未明确,但無數醫生在實踐中已經總結了很多方法來治療口吃,首先就是兒童時期的幹預,在口吃患者中,兒童是占據比例最大的族群,而對兒童進行早期幹預治療,可以使80%的兒童自然康複,具體幹預方法有制造輕松氣氛、緩慢交談等等;其次是言語治療,這也是目前主流的治療方法,比如在言語治療師的指導下輕柔、緩慢地說話,或者用節拍器、延遲聽覺反饋、變頻反饋等方法對患者進行影響,使得他們的語言系統恢複正常水平;呼吸訓練,針對口吃患者在說話時常常呼吸紊亂、呼吸方式不當或呼吸與發音不協調等特點,有針對的練習他們的呼吸方法,同時結合言語訓練和系統脫敏,使他們改善口吃症狀;心理治療,有研究表明口吃産生的焦慮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産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及時而正确的心理治療也是口吃治療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實在不行,還有藥物治療,包括苯二氮、吩噻嗪、鈣通道阻斷劑、β阻斷劑在内的很多藥物都已被證明在口吃中有治療作用,但因為不同藥物的副作用不同,所以藥物治療有一定風險。除了上述的這些主流治療方法,還有很多有待探讨的方法,比如愛丁堡掩蔽技術,它就是通過不讓患者聽到自己聲音的方法來指導患者正常說話。
總之,雖然我們尚不能明确口吃産生的病因,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都表明口吃是一種神經生理功能障礙,絕非“說話不利索”這麼簡單,也決不能被輕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