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對汽車有點興趣的人,心中都可能有一個“跑車夢”,畢竟隻有跑車能讓人類在陸地上,享受最純粹的速度與激情。為了實現衆多消費者的“跑車夢”,自主車企們前赴後繼造出了多款跑車。毫無意外,全部铩羽而歸。原因無他,産品力不及格。
吉利曾推出了一款跑車美人豹,當年被譽為“中國第一跑”,其實隻是一個借鑒了“牛魔王”豐田SUPRA的套殼車。華晨曾在最鼎盛時期,融合自身頂尖技術,打造了一款跑車中華酷寶。造型上倒是有些亮眼,但1.8L排量的動力系統,怎麼能撐不起“跑車”二字。還有比亞迪,更是藝高人膽大,直接造了一款敞篷跑車S8,前臉照搬奔馳CLK、尾燈模仿标緻207cc。“拼湊”出來的結果,就是上市不到半年就停産。
燃油車時代,自主車企“高攀不起”的跑車。但在新能源時代之下,這事或許有了新的轉機。
一方面,産品力不再受限。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再加上新能源汽車無進氣口特征,自主車企在造型設計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蔚來ET7、比亞迪漢EV和小鵬P7等,外觀都已得到不少消費者認可。而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由發動機變成了電動機,其核心技術沒有太高的封閉性。自主車企已能打造出世界級的汽車加速能力,比如蔚來的超級電動跑車EP9,能夠輸出1360匹馬力的動力,0到200公裡加速7.1秒。
另一方面,豪華消費認知轉變。不少消費者買跑車,看重的是它能“撐面子。”說直白點,欲借汽車品牌彰顯身份。新能源時代之下,消費者對豪華的認知,不再執着于國籍、曆史等,更看重品牌的智能化能力。汽車智能化能力高,消費者對品牌豪華屬性認可度更高。蔚來汽車銷售均價36.8萬元,這可是以前自主車企不敢奢望的豪華車價位。如今消費者願意買單,正是源于蔚來擁有行業領先的智能輔助駕駛能力。
有實力、有機會,是否意味着自主車企能順利圓國人“跑車夢”呢?
成立于2003年的長城華冠,專注整車設計開發和服務,與長城汽車等自主車企均有合作,算是中國汽車行業裡的翹楚。2015年成立了汽車品牌前途汽車,2018年推出了純電跑車前途K50,補貼後起售價高達68.8萬。前途K50擁有标準且獨特的跑車造型,車身采用鋁合金框架和碳纖維材料打造,雙電機綜合功率435馬力,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為4.6秒。
就硬件水準而言,前途K50絕對撐得起“跑車”二字。不過相關數據顯示,前途K50上市一年半,累計銷量僅為131輛,這裡面還包括流入二手車商的數量。銷量低迷導緻前途K50一度停産,前途汽車也陷入欠薪債務糾紛。直到前段時間,前途汽車才正式宣布重出江湖。有意思的是,前途汽車走起了高定路線,僅給投資人打造了14款市售定制版K50。
不可否認,跑車是小衆車型。中國市場最暢銷的跑車保時捷718,2021年總銷量也就6000餘輛。但需求再小,也有市場,要知道中國消費者可是蘭博基尼、保時捷和法拉利等跑車的大客戶群體。前途K50,怎麼就倒了呢?産品力和品牌力,前途汽車都沒做好。
前途K50隻有在80%電量的情況下激活Boost模式,才能輸出435馬力,普通模式下隻有375匹馬力,動力表現遠不如保時捷Cayman S等跑車。與此同時,前途K50重量達到1.9噸,而諸如保時捷718等跑車,一般保持在1.4噸左右。重量會嚴重限制車身操控,前途K50的表現可想而知,這還不算它隻有380公裡NEDC續航。
而在品牌力方面,前途汽車除了期初在三裡屯開店造勢外,後續并沒有持久的豪華營銷行動。再有,前途汽車并沒有賦予K50智能化屬性。消費者明明願意為智能化買單,前途汽車卻在拼硬件,關鍵還沒有優異品質。從用戶心智層面來講,前途K50并沒有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牌子貨”的認知。要操控沒操控,要面子沒面子,前途K50必然落入市場邊緣。
當然,前途K50沒成功,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跑車無法立足市場。狠抓性能、做好品牌,消費者肯定會投來橄榄枝。不過哪一樣都不簡單,車企得好好下一番狠功夫了。
(内容來源于車市新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