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塘塬區八景觀
古華州曾廣為流傳“華州州廢興菜園,高塘塬高米糧川”之說,意思是早年華州雖廢了州治,卻興起了有名的“菜園”(在高塘鎮南頭),成為關中東府有名的蔬菜基地。高塘塬雖說台塬高峻,但卻是米糧之川,成為華縣盛産小麥、玉米的大糧倉。高塘塬山青水秀,竹茂林豐,景色優美,當地流傳有高塘塬上八景觀:
周處斬蛟在聖山,魏家塬高像大船;
堯帝陵在雞子山,青龍雙耳豎雲端;
蘊空山上有懸棺,清明晚照映三川;
唐代禅院在寺前,太平晚鐘樵夫還。
高塘農田 流年來襲攝
“周處斬蛟在聖山”。過去聖山鄉(今已并人高塘鎮)有個麥漲村,這個村一張姓家的麥囤裡有條小白蛇(當地人叫倉龍)鎮守,這家的麥囤不管你裝走多少糧食,可第二天看時,麥囤裡的麥子仍是滿滿的,麥子自動往上漲,因此這個村子就叫麥漲塬村。倉龍的事很快傳遍十裡八鄉,人們都感到很稀奇。一天有一外村人,來到張家假裝買麥,盜走了倉龍。主人發現後立即追趕,那人一口将倉龍吞入腹中,頓時雷鳴電閃,狂風大作。一聲霹靂之後,那個盜走倉龍的人變成了一條蛟龍。接着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村莊很快成了一片澤國,蛟龍在大雨中張着血口,向塬下的澗峪河遊去,蛟龍碰到河兩岸的人,逢人就吃,一時間鬧得川裡路斷人稀。就在蛟龍肆虐害人之時,暫住在戈家村的周處聞訊手持砍刀,奮不顧身地跳到河裡,追殺蛟龍,他在河裡與蛟龍搏鬥了三天三夜。被砍傷的蛟龍掙紮着往下遊遊去,一直遊到長橋鎮時又被周處追上砍了數刀,終被擒獲,周處舉刀砍掉了蛟龍的頭,興奮地向河兩岸的群衆報喜,因河水被血染紅,故名赤水河,長橋鎮也改名赤水鎮。
“魏家塬高像大船”。“高塬水鄉一巨舟,遐迩風光一眼收,春耕夏耘土質美,龍君駕到更上樓”。站在高塘街西眺魏家塬,隻見那複鬥形台塬突起,時高時低的層層梯田,似大海裡此起彼伏的波濤一樣,有時因視覺關系,在陽光照耀下,好似波濤一浪推着一浪前進,最上層的村莊,真像一巨舟在航行,那依勢而建的城堡好似船頭和船艙模樣,這一景觀讓人們望而稱奇。
魏家塬 張韬攝
“堯帝陵在雞子山”。呈圓錐形狀的雞子山位于高塘鎮西南,東與龍耳山遙遙相望,遠遠望去林木呈深綠色,獨具一格。堯帝是人們熟知的我國古代五帝之一,相傳他生于河南,長大後曾生活在關中,後來作為部落聯盟首領居山西臨汾,他經常外出巡視民間疾苦,他看到當時這裡經常出現水災,堯帝命禹治水,禹采用疏通的辦法,在塬區挖開三條口子,形成了三條大川。大水退去,塬區成了盆地,土地肥沃,氣候濕潤,宜于農耕,各個部落安居樂業。堯帝開創了帝王讓賢之先河,讓位于舜,堯舜時代有“堯天舜日”之說,出現了太平盛世。堯讓位二十八年後去世,按“天人對應”之說,依據堯光星所對應之地葬埋于“寶華山”。當地群衆驚聞堯帝逝世的噩耗後,萬民悲痛,送葬之日,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為陵基棒一把土,積土成山,成為三皇五帝最大的陵墓丘冢。人們為了紀念堯帝的豐功偉績,在雞子山頂上修建了堯帝廟,并塑了堯帝像,設立了觀景台和晨鐘暮鼓。每年農曆正月十八、十九日為堯帝廟會,在堯帝陵附近有看守堯帝陵的守陵人居住的地方。長期以來就形成了東、西兩個安堯村,意為保護堯帝陵的安全,一直延續至今。
傳說中的堯帝陵 自華縣志
“青龍雙耳豎雲端”。在高塘塬區西南十五公裡的秦嶺北麓,有一座海拔1112米、形似兩隻龍耳朵的“V”形山峰,叫龍耳山(或龍兒山)。傳說遠古時候山下住着一位早年喪夫、無兒無女的孤寡老媽媽,以紡線賣布度日。一天,她在南山下撿到了一枚白淨的鮮蛋,便驚奇地拿回家中放在裝棉線的籃子裡。有一天鮮蛋孵化出一條綠色的小蛇,老媽媽給它起名為“龍兒”,把它當兒子一樣呵護。時過幾年,龍兒長成一條碗口粗的大蟒蛇。一天,老媽媽對龍兒說:“兒啊,你看老娘已年老多病,實在無力養活你了,你另謀生路吧。”就把龍兒放到山裡的石洞中,每天給它送飯。一天深夜,突然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雷聲和劃破長空的閃電,人們看到一條頭大如鬥、目如星辰的巨龍,盤卧在老媽媽的房前,霎時背起老媽媽向北勝空而去。第二天一大早,當人們出門向南山看時,發現那裡高高聳起一座形似一對龍耳的山峰。從此,人們就把這座山叫龍耳山(龍兒山)。巨龍把老媽媽背到了渭河北岸的一塊人煙稀少、土地肥沃的地方,這就是現在的龍背村。
龍耳山 自華縣志
“蘊空山上有懸棺”。明末清初,在明朝崇祯當皇帝時代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明朝江山搖搖欲墜。崇祯皇帝的四皇子為反清複明,從北京逃到陝西,幾經周折,最終就來到華縣西南塬區的蘊空禅院住了下來。後在大明鎮的馬場村屯兵養馬,立志收複大明江山。随着理想破滅,他在山上削發為僧,大搞佛事。圓寂時,他對弟子們說:“我是明朝王子,生不為清官,死不沾清土。”弟子們遵其遺願,修造地穴将其靈柩用粗壯的鐵鍊吊在空中,形成懸棺,穴頂砌一磚塔。每年農曆三月十七日廟會時,絡繹不絕的遊人都要上山觀看懸棺。
蘊空懸棺 想飛的仲山攝
“清明晚照映三川”。清明山在橋峪口的西側,海拔1100餘米。在清明山上有建築風格各異、結構特殊的古廟群,有湘子廟、王聖人廟、送子娘娘廟、無量祖師殿等廟宇連成一片。每當黃昏時,夕陽映照在廟宇白粉的牆壁上,反照光輝四射,十分耀眼,五原三川的各個地方都能看到,遠遠望去形成了一道美麗、獨特、神奇的景觀,讓人們贊歎不已。
“禅修寺院在寺前”。禅修寺以它建築獨特的姿态屹立在高塘鎮寺前村,因寺院地處村子後面,村子便被稱為寺前村。禅修寺始建于唐代,建築宏偉,有華州名刹之稱,是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禅修寺過去占地約10餘畝之大,建築形式各異,經過幾個朝代的變遷,現僅有3間大殿和兩邊的廂房。大殿建築的主要特征是一條梁貫通三間大殿,結構特殊,屋架全是能工巧匠套峁而成,在重建寺院中,工匠們将原來的木架拆下來編号之後進行安裝,但有時還安裝不到一起,可見古人精湛的建築技藝。因現存的大雄寶殿屬元代重建,所以有人稱為元代寺院,其實它始建于唐代。
寺前村 高振強攝
“太平晚鐘樵夫還”。太平寺(在今大明鎮政府駐地)始建于唐代,到了明末清初,崇祯皇帝的四皇子,為收複大明江山曾在這個寺院住過,為寄望複明改太平寺為大明寺沿用至今。當時寺院内有座報時的鐘樓,每天寺院的僧人向人們敲鐘報時,人們聞晨鐘下地勞作,聽晚鐘收工安歇。橋峪裡砍柴的樵夫聽到晚鐘聲,便下山返回,雖早出晚歸,辛苦勞作,但悠然自樂:“桑木扁擔黃臘木楆(yao),甯擔擔子不坐轎”。在肩上擔子咯吱咯吱的響聲中,還歸家門,成為“太平晚鐘樵夫還”的生動寫照。
原文來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話說高塘塬》主編秦三民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荟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