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裡士多德說人是理性的動物,這是真知灼見,當然如何理解“理性”非常關鍵,我們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如果“糧”替換為理性,會豁然開朗些。
因為,理性讓我們心理強大,作為理性代表的技術讓我們安身立命,有安全感和控制感。
如果把理性理解為“認知”“知識”“觀點”,那麼很不幸,常常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即人是自戀的動物。
舉個生活例子。
為應對疫情防控,小區每天進行核酸檢測很長時間了。由于小區有多個開發商開發多個樓盤,住戶很多,檢測點有多個。
在我的認知裡,一直是三個檢測點,并且都去做過檢測,已經作為“理性”儲存好了。
因此,昨天下樓溜達,聽愛人說小區裡其實有四個核酸檢測點,一臉驚訝,表示不相信。
今天做完核酸檢測,我們走到小區一處路旁空地,這是一個小樹林圍成的空地廣場,對着路邊有小商店,平時不在意,沒想到這裡面就有一個檢測點,不像其他位于大路上直觀可見。
我必須承認自己先前認知錯了,這就是個體空間局限,表現在大腦中就是自戀和局限。
這個局限容易糾正,因為屬于現實可以檢驗的,換做看法想法,一定是争論不休的,比如我們常說的三觀,就沒有标準答案。
這就是為什麼不要和人争執,各自時間空間局限讓我們“畫地為牢”,隻能看到自己看到的,難以認可别人看到的。
用黑格爾的話說,“我們看到的不是客觀世界,我們隻能看到認知到的世界”,與人争論你就輸了。
換句話說,我們隻能掙到自己認知範圍内的錢,别和人家比較,更不要攀比和瞧不起。
局限性非常容易出現。我做核酸檢測這個地方有兩個檢測點,集中在中間,大家從兩側排隊過去,由于路是彎曲的,樹木也遮擋了視線,因此彼此看不到對方人多與少。我檢測完後,發現這個點人很少,走到對面這個檢測點時,發現排隊人非常多,就喊了一嗓子,“對面人非常少”,過去了一些人。
這是非常簡單也很常見的空間局限,人人都有,毫不奇怪,但是明白無誤地承認這點并不簡單。
比如,我們和孩子身高不同,視野所見差别其實非常大,就好比我們站到高樓所見不同于平地,有個故事說孩子抱怨逛商場看到的都是大腿,太沒有意思了。
我曾經把個人局限歸納為五種,包括時間、空間、自我中心、人格特質、情境這些不同,目的是讓我們老老實實接受和承認個人局限,因為隻有承認個人局限無處不在,才能自嘲有趣輕松點生活,才能做到一點點的放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