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進行體育鍛煉不可過于功利
王營(特約評論員)
近日,“跳繩成孩子入學第一道檻”的吐槽引發網友熱議,由此引出的“體育培訓班”也成為公衆關注的熱點話題。有媒體調查發現,随着體育計入中考成績,相關體育培訓班也變得炙手可熱。不少小學生家長報班時會選擇“中考項目”,為的就是“提前練習”。而培訓機構也是“來者不拒”,有籃球培訓班将年齡下限設置為4歲。(11月5日半島都市報)
客觀地講,家長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從媒體的調查看,部分家長讓孩子鍛煉身體的目的和動機卻讓人懷疑。因為體育分數要計入中考成績的規定,讓不少家長有了擔憂,孩子不訓練就會影響未來的升學。也正因為此,體育培訓班的生意才火爆起來,體育訓練也進入了“從娃娃抓起”的怪圈。說到底,這種體育培訓班的“虛熱”,正是升學焦慮在家長思想中的映射,并非真正為了孩子好,而是功利思想在作怪。
從這種功利目的出發,許多家長不再考慮孩子是否适齡、是否适合某項運動,不再結合孩子的自身條件和興趣愛好,也不再考查某些培訓機構的教練是否具有資質。隻要孩子能有地方訓練中考體育項目,家長就會不問東西,強迫孩子就範。這種功利化的體育鍛煉導緻的結果無非兩種:一是破壞了孩子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讓孩子對體育産生厭惡心理;二是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發育和成長,過早進行體育技能類培訓,可能會對肌肉骨骼造成損傷。
體育是強身之本、健身之基。體育鍛煉對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意義重大,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考之所以将體育計入總成績,其目的在于引導學校重視體育教學,重視學生體質達标,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因此,家長引導孩子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不能僅僅定位在應付中考升學上,而是要讓孩子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以便适應未來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有鑒于此,家長在引導孩子進行體育鍛煉時,首先應破除功利思想,不要為了中考而強迫孩子進行體育訓練。要依據孩子的身體條件和興趣特長,有傾向性地選擇适合孩子的項目,進行合理的訓練。教育部門也需考慮改革中考體育考試辦法,不再将體育考試範圍局限在幾項運動上,增加體育項目的多樣性,讓孩子能根據興趣特長自主選擇考試科目。
其次,要尊重運動科學,走出體育鍛煉“從娃娃抓起”的怪圈。為了升學或考試加分項,不考慮孩子的年齡和身體條件,為孩子報了武術、乒乓球、跆拳道等名目繁多的培訓班,不僅扼殺了孩子的運動興趣,而且會給許多孩子造成了永久性運動損傷。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不可操之過急,要從基礎鍛煉開始,不建議過早學習專項運動項目。
(作者王營,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标注來源,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