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28日 20:32
我喜歡寫一些東西 ,
也僅僅隻是寫一些東西。
靈感一來 ,馬上打開電腦。
生怕突然出現的感覺從大腦溜走 。
是的 ,我愛寫作。
嘩嘩嘩嘩~ 手指敲打在鍵盤上的聲音讓人心情愉悅 ,舒暢。
隻有這一刻,大腦得到充分釋放 ,就像幾隻快活的馬兒在空曠無垠的草地上奔跑跳躍一樣。
熱愛寫作可缺乏文采的豐盈 ,這何嘗不是一種精神與心靈的折磨?
尤其在每次“敲打”的前半段, 這種感覺尤為濃烈 ,但都硬逼着自己堅持了下來。
寫到三分之二處 這種不适感便會随着思路的不斷清晰而逐漸消失... ...
我羨慕“文人”筆下的各采風姿,他們的詞藻總是那麼的豐盈且美麗,語句樸素而華麗、讓人沉醉。
我時常想:為什麼我就沒能擁有那份充盈的大腦?為什麼我的文字總是高端不上來 土氣濃厚?
為了讓自己的文字豐盈飽滿,我曾試圖看過很多不同類型的文字,也背誦過很多優美的語段。
比如:雜文、散文、小說、名著等等。其中,文學中的瑰寶——《紅樓夢》,更是手捧試讀。
而且收聽過許多關于它的相關文學作品。
除此之外,也回看過很多曆史經典, 曆朝曆代的興起衰落 。
其中《三國演義》最令我鐘愛。 ... ...
也創設過公衆号,開設過屬于自己的“暢遊”空間。随筆閑談是主打風格。
最近比較鐘愛林清玄的散文。質樸、清新、真純!
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可每當正要輸出時,大腦存有的“knowledge”似乎對寫作徒勞無功!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迷茫的同時似乎也慢慢找到了方向。抓住這微現的光亮微笑闊步。期待且憧憬。
成功的路途不是随便一邁就可獲取,它需要付出常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可擁有!
大腦突然想起一句話“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是啊,我現在之所有這種顧慮及煩惱,不正是我現在的努力還隻是那粒細壤和細流嗎?
高中,政治學的非常nice,尤其是哲學部分,其中一句話延用至今:量變到一定程度,總會産生質變。是的,隻要不言棄,定有一天,思維力會在指尖與大腦皮層間遊刃有餘般暢遊!
PS:如果你讀到這裡迷惑,為什麼我寫着寫着就突然明白自己要做什麼了?這可能就是文字的力量。邊寫可以邊梳理思路。明确目标。
這是我邊寫邊悟出的道理:
1.我隻是買了一些優秀作家的書。沒有研讀,沒有思考,這不能決定對我的文字提升有幫助。
2.我隻是看了部分雜文,但是看完就忘了,也沒有很好的推敲優美部分的寫作方法。看了隻是看了,沒有很好的歸類,沒有思考自己是否擅長寫這樣的文章。沒有做到積累,沒有形成系統性的思維。
3.我隻是收聽了《三國演義》和《紅樓夢》的相關品鑒作品,對這兩個經典作品的内容有所了解,但并沒有完完整整地看文字版的内容。這對寫作水平起不到直接性的幫助,他隻能作為基本文學常識停留在自己的大腦,留在的血液裡。
4.我還沒有養成一個很好的寫作習慣,沒有靈感的時候,很抗拒的去記錄或是去寫一些東西。這樣對自己的寫作也是沒有幫助的。
最近在網上刷到一條視頻:一位年輕作家僅用7天時間,重翻了一遍巨著經典《紅樓夢》,在這7天時間裡,他也足足瘦了7斤,他之所以廢寝忘食般地研讀,是因為他最近要寫一部小說,他想借助這部經典佳作積累蓄存一些能量,他談到了再次翻閱後的感悟。
很勵志,很感動,很正能量。讓我們知道,優秀的人絕非天賦異禀,而是他們經得起漫長痛苦的一萬小時錘煉!
正如哈佛圖書館的一句訓言共勉:誰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晚安~
作者簡介: 陳婧,網名:我AI格魯特,湖北省巴東縣人,熱愛生活,樂于運動,喜歡閱讀,零碎時間愛寫随筆。熱愛追尋心靈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