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作者簡介
《等待戈多》作者是:塞缪爾·貝克特(1906年4月13日-1989年12月22日)愛爾蘭作家,創作的領域主要有戲劇、小說和詩歌,尤以戲劇成就最高。他是荒誕派戲劇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種新的小說與戲劇的形式,以崇高的藝術表現人類的苦惱”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塞缪爾·貝克特愛爾蘭作家。出生于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父親是測量員,母親是虔誠的教徒。學生時代遊曆巴黎時,與僑居巴黎的愛爾蘭著名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相識,還曾當過他的秘書。1927年畢業于都柏林的三一學院,獲法文和意大利文碩士學位。
1928年到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巴黎大學任教,結識了愛爾蘭小說家詹姆斯·喬伊斯。精通數國語言的貝克特被分派作失明的喬伊斯的助手,負責整理《芬尼根的守靈夜》手稿。他較早發表的批評作品有《但丁、布魯諾、維柯、喬伊斯》和《普魯斯特論》。
1931年,他返回都柏林,在三一學院教法語,同時研究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獲哲學碩士學位。1932年漫遊歐洲。1937年,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對我來說,用标準的英語寫作已經變得很困難,甚至無意義了。語法與形式!它們在我看來像維多利亞時代的浴衣和紳士風度一樣落後。”,并聲稱:“為了美的緣故,向詞語發起進攻。”
1938年定居巴黎并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莫菲》。德國占領法國期間,他曾因參加抵抗運動,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隐居鄉下當農業工人。一九四五年,曾短期回愛爾蘭參加紅十字會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返回巴黎,成為職業作家。
他對繪畫藝術産生濃厚的興趣,并撰寫了大量以繪畫藝術為主的評論和随筆。進入50年代後,貝克特意識到自己的小說實驗已經沒有繼續前行的可能了,于是開始轉向戲劇創作。1953年,憑借《等待戈多》聲震文壇。
1969年,貝克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後,接受了獎金,但是并沒有去參加頒獎儀式,因為這樣他就不用公開發表演說了。 此外,他出版的非虛構作品還有《三個對話》和《斷簡殘編》。
貝克特1980年的劇作《一句獨白》的開篇詞:“誕生即是他的死亡。“需要在愛丁堡戲劇節上花上一小時闡明的存在主義,貝克特一句話就解決了。”盡管讨論的是人類的虛無境遇,但貝克特對措辭卻是斤斤計較。1989年12月22日,貝克特在法國巴黎逝世。
第2頁 内容概要
《等待戈多》主要講述了:第一幕,鄉間一條路。一棵樹;黃昏。老流浪漢愛斯特拉岡(昵稱戈戈)坐在一個土墩上脫靴子,累得筋疲力盡也沒能脫下來。另一個老流浪漢弗拉季米爾(昵稱狄狄)走上來,兩個老朋友交談幾句。
狄狄更愛說話,老講些似乎暗藏哲理的話:“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你就是這樣一個人,腳出了毛病,反倒責怪靴子。”因為無事可做,戈戈提議說:咱們走吧。狄狄回答:咱們不能。戈戈:幹嗎不能?狄狄:咱們在等待戈多。原來這就是他們來到此地的唯一目的,至于戈多是誰,為什麼要等他,連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
在等待中,他們沒事找事,沒話找話,吵架,上吊,啃胡蘿蔔。突然傳來一陣響聲,一個人手拿鞭子,驅趕着另一個被繩子拴住脖子的人,出現在他們面前。兩人一陣驚喜,卻馬上發現來人并非戈多,而叫做波卓。波卓手裡牽的那個人,叫幸運兒。戈戈和狄狄眼看着波卓殘酷虐待幸運兒,又聆聽幸運兒一番胡言亂語地“有聲思想”。
之後,波卓趕着幸運兒離去,一個孩子上來報告說,戈多今晚不來了,明天晚上準來。這時夜幕降臨,戈戈再次提議離開,狄狄表示同意,但他們仍然坐着不動。幕落。
第二幕,次日,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兩個老流浪漢再次相遇,模模糊糊地回憶起了昨天發生的事情。他們把前一天的對話和動作重複一遍,沒完沒了地說話打發時間。他們把靴子穿上脫下,又扮演波卓和幸運兒,然後再吵架、再和好。
戈戈像昨天一樣,又做了一個噩夢,狄狄也依然不讓他說出來。波卓又牽着幸運兒上場了,不過他已經瞎了眼睛,昨天晚上的威風一掃而空,也根本不記得曾經見過戈戈和狄狄。主仆二人走後,戈多的信使——那個孩子又來了,仍然說戈多今晚不來,明天準來。
戈戈和狄狄無聊得要死,解下褲腰帶上吊,結果帶子斷掉,沒能死成。戈戈又提議離開,狄狄讓他先把褲子拉上來,戈戈照辦,又問:“嗯?咱們走不走?”狄狄回答:“好的,咱們走吧。”但他們仍然像昨天一樣,站着不動。幕落。
1953年1月,《等待戈多》在巴黎巴比倫劇院首演,演出尚未結束,觀衆便成群結隊地離開劇場,隻有一小部分人堅持下來,而且對該劇給予高度贊揚。後來這出戲在倫敦上演時,又引起了劇場的混亂,遭到觀衆的嘲笑。3年後在紐約百老彙的舞台上,它得到了熱烈的歡迎。[2]在短短的幾年間,它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歐、美、亞許多國家同時上演,一直上演不衰。
當《等待戈多》在美國一所監獄上演時,出人意料地受到了囚犯們的熱烈歡迎。他們認為該劇表現了他們這一類人的痛苦處境,兩個流浪漢和他們一樣,等待着某種希望,某種可能,在等待中挖空心思地消磨時間。監獄生活是凄慘、黑暗、無望、令人窒息的,與《等待戈多》在舞台上渲染的氣氛非常相似,因此該劇帶給他們強烈的震撼。随着該劇不斷地上演,不僅囚犯找到了共鳴,所有生活在西方社會中的小人物都從《等待戈多》裡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
第3頁 寫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摧毀了西方理想社會的神話,人們在戰後面對的,就是一個像劇中那樣的荒涼破敗、混亂不堪的大舞台。在這個舞台上,人們看不到生活的出路,終日無所事事,極端痛苦,又極端無聊,渴望改變,卻又無力自拔。
大家都在盼望着有個什麼人或者什麼事情突然出現,生活從此徹底改變。每個人都等待着,盼望着,至于;到底在等什麼,卻沒有人能說清。就像弗拉季米爾說的那樣:“在這場大混亂裡,隻有一樣東西是清楚的。咱們在等待戈多的到來。”
《等待戈多》,又譯作《等待果陀》,是愛爾蘭現代主義劇作家塞缪爾·貝克特的兩幕悲喜劇,1953年首演。《等待戈多》表現的是一個“什麼也沒有發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的悲劇。
作品着重表現人的心态、心理活動過程以及人的心理活動障礙。作品中的人物沒有鮮明的性格,作品沒有連貫的故事情節。《等待戈多》是戲劇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誕派戲劇。
第4頁 讀者評論
1、英國戲劇理論家馬丁·艾斯林:《等待戈多》裡的意象是什麼?兩個人自己認為與另一個人有個約會,所以每天去等。最後有人送信說另一個人不來了,前一天的事第二天又重複了。我的解釋是這樣的。這個戲表達了一種想法:我們被推進這個世界,但不知為了什麼。人不可能知道自己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但又不能不想,我們既然來了,就要有所企盼。在等待的一天中就奔波忙碌,希望在這一天結束前揭開生存的秘密。人也許意識到人生是沒有答案的,這樣一來人可能會更自由。人在等待過程中要為自己的等待尋找理由,沒理由也要制造理由,這就是生存的含義。
2、《等待戈多》這部戲劇主要講述了兩個流浪漢男主人公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每天都在重複的地點等待着一個叫做戈多的人來的故事。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機械與重複中單調的活着,我們好似被命運安排好了軌迹,學習、考試、升學、畢業、工作、娶妻、撫養子女、退休。其實仔細一想,我們的生活多是無聊且乏味的。可是我們冥冥中好似在等待着什麼,等待着好運的降臨,等待着生活出現讓我們得以消遣的事情,驚喜的事情。就像戲劇中弗拉季米爾一直說的,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在等待戈多。
這篇劇作的作者是塞缪爾貝克特,出生在一戰之前,又在人生的黃金年齡的時候經曆了二戰,所以可以說他的前半生都是在戰争中度過的,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經曆才讓他的作品充滿了荒誕與對美好未來的渴望。這本著作,是貝克特的巅峰之作,具有代表意義,曾獲諾貝爾文學獎。該戲劇一經上演就轟動了整個法國,連續演出三百場。
理解這部作品就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以作者的視角來欣賞這部戲劇。作品發表于1952年,剛剛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在貝克特的眼中看到的是滿目瘡痍,和戰争帶來的巨大傷痛。每個人都似乎對可怕的戰争産生了應激反應,沒有理想、也不敢有理想,因為生存随時面臨着威脅,每個人都很恐慌,貝克特深深的體會到人類個體的渺小。每個人都似乎苟且偷生的活着,沒有希望。這個時候,人們渴望有人能夠解救他們,可以是救世主,也可以是給人民帶來幸福的,修複心靈瘡痍的統治者,讓生活能夠重新煥發生機,從無聊與荒誕的世界中解脫出來。所以貝克特創作出這部戲劇,表達了底層人民,受到戰争沖擊最大的人民的一種心願。
第5頁 名言佳句
1、我是在等待我的戈多,我卻真的不知道他會什麼時候來。
2、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
3、你在幹什麼?我在等待戈多。 他什麼時候來?我不知道。 我是在等待我的戈多,我卻真的不知道他會什麼時候來。 他告訴過我,他會來,讓我在這裡等他。 我答應他,等他。 我毫無指望的等着我的戈多, 這種等待注定是漫長的, 我在深似地獄的沒完沒了的夜裡等待, 生怕在哪個沒有星光的夜裡就會迷失了方向, 開始是等待, 後來我發現等待成為了習慣。
4、弗拉基米爾:你說得對,咱們不知疲倦。 愛斯特拉岡:這樣咱們就可以不思想。 弗:咱們有那個借口。 愛:這樣咱們就可以不聽。 弗:咱們有咱們的理智。 愛:所有死掉了的聲音。 弗:它們發出翅膀一樣的聲音。 愛:樹葉一樣。 弗:沙一樣。 愛:樹葉一樣。
(未完待續)
(文中圖片、資料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謝提供者)原創不易,敬請關注,歡迎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