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a ba ya a wu wa?”
“你在我小兔叽和小腦斧了......”
“莫莫利飛了......”
許多家長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寶寶,面對孩子咿咿呀呀的“火星”語,依舊一頭霧水。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破解寶寶的語言世界,教你解密難懂的“寶寶摩斯密碼”。
0-3個月的寶寶
爸爸媽媽講話時,寶寶會認真地聽,會沖着爸爸媽媽微笑。
3-6個月的寶寶
媽媽在和寶寶說話時,寶寶會咿咿呀呀的回應,或是轉頭注視媽媽。在媽媽逗笑寶寶時,寶寶也會“咯咯咯”地笑出聲,回應媽媽。
6-9個月的寶寶
這時候的寶寶大多數已經可以簡單的發出“baba/mama”,這并不代表寶寶就是在呼喚自己的爸爸媽媽,而是寶寶潛意識裡利用這個語句來表示自己有需求,比如說想要玩具、想要抱抱。
在這個階段裡,媽媽們可以有意識的在滿足寶寶需求時,用言語表達出來,寶寶會逐漸聽懂媽媽的意思,學習同樣的表述方式。
9-12個月的寶寶
寶貝們這時候能聽懂一些父母的簡單話語和指令,會努力與周圍的世界進行對話,也是父母最迷糊的時候。這時候的寶寶往往會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叽裡咕噜的講一串讓人聽不懂的話。爸爸媽媽們不用每一句都嘗試翻譯,寶寶們其實是自己在練習說話,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有的家長可能會碰到寶寶說話比較晚的情況。這個時候可以嘗試用“延遲滿足”的方法。當孩子以肢體語言或咿呀來表達需求的時候,可以适當的延遲需求滿足,鼓勵孩子以言語的方式表達需求。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延遲需求并不是逼迫,不能以“你要說抱才能抱抱,不說媽媽就不抱”這樣的話來逼迫寶寶發聲。這樣反而會導緻孩子産生反感的情緒,不願意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