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背景
1896年,法國的亨利·柏克勒爾發現了鈾的放射性。居裡夫人懷着極大興趣閱讀了柏克勒爾的報告,開始系統地探索除鈾以外是否還有别的化學元素具有類似的放射性,進而發現了兩個比鈾的放射性更強的新元素——钋和鐳。于是,居裡夫婦在巴黎衛業物理化學學校内找到一間上漏下潮的破舊棚子,略加修整後就成了他們的“實驗室”,在這裡他們開始了進一步的研究工作。課文就記錄了他們經過四年的辛勤勞動,對瀝青鈾礦礦渣進行了無數次的溶解、蒸發、分離和提純,終于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多一點的氯化鐳的過程。
作品導讀
文章記述了居裡夫婦在棚屋中用四年時間提取鐳的過程。作者像一個攝影師,充滿深情地将一個個鏡頭展示出來。我們仿佛置身于殘破的棚屋,看到居裡夫婦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學發現的艱辛,也領略到科學家的堅守與樂觀在叙事中,文章多次引用了居裡夫人自己的話,補充了曆史細節,展示出傳主的心理感受,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同時變換了文章的叙述節奏,使行文更加生動。
作者簡介
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裡與瑪麗·居裡的小女兒,伊雷娜·約裡奧-居裡(曾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之妹。優秀的音樂教育家和人物傳記作家。法國作家,曾撰寫其母傳記《居裡夫人傳》。
居裡夫人簡介
瑪麗·居裡(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華沙,世稱“居裡夫人”,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于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钋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
歸納主旨
本文講述了居裡夫婦在惡劣工作環境中研究提取鐳的過程,表現了科學家堅持不懈、刻苦專研、獻身科學、以苦為樂的科學探索精神贊美了居裡夫婦、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1~6):寫居裡夫婦工作環境的惡劣及工作的艱苦。
第二部分(7~19):寫居裡夫婦發現鐳的過程的艱難與漫長。
第三部分(20~26):寫居裡夫婦終于發現“美麗的顔”——成功提取鐳。
闆書設計
課文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