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虹辰 楊凡銳 徐麗
彙聚高端創新資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打造科創新勢力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深圳-香港,一水相連。在深圳市福田區南部與香港特别行政區接壤處,一個以聚焦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已然崛起。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台,更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平台。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鳥瞰圖)
10月9日下午,記者随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媒體采風團,走訪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國際量子研究院、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香港科技大學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深圳福田)等地,零距離品味科技大餐,近距離感受深港兩地在共享兩地創新資源中敢闖敢試、勇于探索和先行示範。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媒體采風團
共享深港兩地創新資源
香港科技大學深圳平台執行院長李世玮教授對于深港融合充滿期待,他希望未來站在長富金茂大廈往下看,深圳河兩岸都是同樣繁榮,同樣人群密集!
“我們是第一個入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香港高校。”李世玮教授介紹,香港科技大學2019年5月與福田區政府簽約,目前正從産學研三個面上積極規劃孵化器、實驗室、培訓中心,希望最終建成國家實驗室級别的科研機構。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8月26日實地考察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
到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采風,吸引記者“眼球”的是:共享深港兩地創新資源,對标材料科學世界前沿領域的合作模式。據悉,該福田研究院由香港城市大學與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于2020年3月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内注冊舉辦。該科研團隊及管理運營體系由香港城市大學負責,依托香港城市大學國際化人才團隊及前沿基礎研究優勢,采用一院(福田研究院)兩區(香港和福田)的模式,目前下設三個項目部,共計約60餘人,總占地面積達3600平方米,分别是高時空分辨電鏡研究部、先進結構材料與增材制造研究部、精準診療技術研究部。這些研究人員中,有部分是從香港城市大學畢業的内地學子,更多的是來自香港的工程師。
零距離品味科技大餐
在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國際量子研究院、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香港科技大學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深圳福田),記者跟随采風團踏入科研成果展示廳,零距離感受科技魅力,品味科普大餐。
國際量子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學創新創業項目
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福田)
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高時空分辨電鏡研究部,由世界著名電子顯微鏡領軍者陳福榮講座教授帶領,研究開發首台我國自有知識産權的桌面型透射電子顯微鏡與掃描電子顯微鏡。剛剛畢業的陳岩博士是位年輕的 “90 後 ”,但聚焦高時空分辨電鏡項目已有多年。“我們選中深圳、紮根福田,是對深圳制造業有信心,有利于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體經濟的優勢顯著。”
陳岩介紹,項目組主要集中開發高時空分辨電鏡的關鍵部件,通過進行科研開發,力争實現如半導體芯片内的納米量級集成電路的無損檢測、法醫鑒定學中觀測毛發血液蛋白質樣品的無損檢測等。幫助國内相關企業、機構更好的解決納米量級無損檢測難題。
“這種産品特别适合在醫院、養老院和學校等公共場所,不僅可以消毒衣物,還可以消除其它如手機、平闆、玩具等物件。”在香港科技大學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的實驗室,記者見到正在從事實驗的邱幸博士,他是深圳市優威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于2020年獲得香港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邱幸博士向記者團展示了一款科大自主研發的深紫外LED殺菌消毒櫃,目前正在準備産品的落地事宜,希望盡快實現量産。
深港融合深度進行中……
“深港融合正在深度進行中,我們的工程師團隊很多都是香港人,他們居住在福田的人才房,大家都變成了‘福田人’。”在“90 後”陳岩博士眼中,河套未來可期,尤其是香港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将進一步完善河套的科創資源配套和整合,這裡必将吸引更多香港年輕人。他介紹,團隊希望能夠吸納更多的香港工程人才和科研人才加入,借助深港兩地融合的良好契機,實現電子顯微鏡的獨立自主開發能力,提升研究院的成果轉化水平以及核心競争力。
“深港融合正在展示美好未來!”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産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展望未來,深港合作将進入雙向發力、相向而行的新階段,深港合作進度會大大加快,深港合作能級也會大大提升。
新聞背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位于深圳市福田區南部與香港特别行政區接壤處,面積3.89平方公裡。其中深圳河南側的香港園區面積約0.87平方公裡;深圳河北側的深圳園區(包括皇崗口岸片區和福田保稅區)面積3.02平方公裡。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台,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平台。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區域範圍圖
審讀:譚錄崗 田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