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介紹
綏德縣,位于陝西省北部,榆林市東南部,地處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綏德全縣轄4鄉12鎮,661個行政村,總人口36萬人。綏德曆史悠久,人文荟萃,舊稱"上郡古邑",素有"天下名州"、"秦漢名邦"、陝北"旱碼頭"之美譽。
綏德習俗
綏德傳統糧食作物主要有:高粱、糜谷、黃豆、玉米、小麥(今已極少種植)、豆類等。蔬菜以洋芋、大白菜、蘿蔔為主,其次有西紅柿、辣椒、茄子、油菜、菠菜、芫荽等精細小菜。肉類禽蛋食品則以豬、羊肉和雞蛋為主 ,牛肉、雞、魚次之。
民間一日兩餐,農忙季節和修建房屋,雇傭匠工則為三餐。日常生活主食,有稻黍飯(亦叫高梁飯)、飯(方言讀,高梁碾碎做成的稀飯)、錢錢米飯(小米稀飯)、撈飯(小米或黃米稠飯)、黑面(雜豆面)、雜面(豌豆、小麥磨成的面粉)、蒸馍(有黑馍、黃米馍、白馍)、黃(玉米面或玉米面和白面)、烙餅等。綏德縣(15張)地方特色風味飲食有擀雜面、雜面抿莢、油糕、棗糕、荞面圪托、饸饹、麻湯飯、綠豆米湯、黑愣愣、黃酒(米酒)等。遇有民間傳統節日、生辰滿月、婚喪嫁娶等紅、白大事,則以“油糕、粉湯、饸饹、扁食(水餃)、五簋、八碗、十三花、十六件(5樣、8樣、13樣、16樣菜肴,以肉類為主)等佳肴并輔以酒宴款待貴客。
比較傳統古老的服飾有長袍、馬褂、禮帽、氈帽、瓜殼帽、小腳女人穿的“凸凸鞋”、山羊皮襖、“羊肚子”手巾(男人頭巾)、貼胸兜肚、布襪、“遍納鞋”和小孩穿戴的“牌牌”、“屁簾”等。這些衣着目前大部分不再穿戴,有的已經絕迹。手镯、戒指、耳環、項鍊等舊時貴婦人所佩戴的首飾,一直延續至今,并廣為普及。
民間住宿普遍為土、石窯洞,土炕火竈,冬暖夏涼,一直延續至今。縣城有綏德窯洞賓館,頗受外地旅客喜愛。
本縣地處黃土高原,梁峁交錯,溝壑縱橫,道路崎岖,舉步維艱,交通運輸甚為不便。由于自然環境的制約,自古以來居民外出,普遍步行。隻有極少數官宦富戶才有條件騎馬、坐轎或乘坐“駕窩子”。平民百姓隻有結婚嫁娶,迎人送親婦女和新娘才可騎毛驢或坐轎。平日出行,與騎馬坐轎無緣。物資運輸,完全依賴擔挑、肩扛、畜馱、人背。解放以後,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綏德交通運輸迅猛發展,騎馬坐轎和畜馱肩扛已成為過去的曆史。
綏德民衆喜好社交。親朋、鄰裡之間喜歡相互往來,串門走訪。俗話說:“親戚越走越親,鄰裡越串越近”。舊時,中青年男子有“捏拜識”(結拜兄弟)、女子有“拜幹姊妹”的習俗,以示同胞兄弟,手足情深。 對于外來之人,綏民一般能以禮相待,和睦共處。重感情、好義舉,尊老愛幼,善待他人,公平交易,不欺不詐,互相幫助,和睦相處,是綏德人民傳統的美德。
民間藝術
陝北說書是流傳于陝北的一種說唱藝術形式,說唱者多為盲人。說書藝人中流傳有說書是三皇流傳的故事。綏德有個三皇廟,每年七月十五,各地書匠都要雲集這裡,為祖師爺義務說書,在藝人眼裡認為三皇為說書祖師爺。說書是以譜主的說唱藝術,集說唱、演奏一體。說書的内容有《如女娲補天》、《誇父追日》、《精衛填海》,在延安有《毛野人》、《地主和長工》。[16]陝北民歌是陝北特定地域産生的獨一無二的民間音樂,綏德縣地處黃土高原腹地,溝壑縱橫,梁峁交錯,先天的自然條件決定特有的文化現象,在長期生産、生活勞動過程中觸景觸物生情,即興編唱出來,喜也唱,哀也唱,逐步形成高亢、粗犷、豪放、獨具特色的陝北民歌。[17]陝北剪紙陝北剪紙藝術品,俗稱窗花。即婦女們将它剪好後,貼在糊着雪白薄紙的窗格子内,那多姿多彩的窗花似盛開的春花綻放在農家屋内。每逢春節,農村大姑娘、小媳婦和老太婆剪的窗花,貼滿窗子和炕頭。
旅遊
天下第一石獅
巨型石獅以唐宋石獅風格為主,同時融入明清風格。石獅的基座是石龜,獅子口高2米多,寬有3米多,獅子口就能容納十多個人,石獅體内建石獅博物館,展示綏德獅文化及石雕藝術
陝西綏德漢畫像石館,位于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疏屬山。漢畫像石館展出面積約2400平方米。有人物雕塑、畫像石墓葬複原和畫像石制作過程的場景再現、圖标、3D影像等。展覽館陳列綏德漢畫像石精品166塊,内容主要有狩獵放牧、農耕植禾、樓閣莊園、宴飲庖廚、車馬出行、軍事征戰、曆史故事、神話傳說、舞樂百戲、紀年石等,真實再現東漢時期塞上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社會風貌、民俗民風,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