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成輝
藿香正氣散在江湖上聲名顯赫,主要的功效是芳香化濕、解表和中。市面上有丸劑、散劑、口服液、酊劑、膠囊、顆粒等,俨然是非處方中成藥中的王者。很多人都曾在藥店購買使用,卻可能不了解它涉及中醫藥文化知識,神藥并不是百無禁忌。
總體認知
藿香正氣散的主要成分是藿香、茯苓、白術、半夏、甘草等。其中,主藥藿香,多指廣藿香,産于廣東、海南、台灣等,是唇形科植物,莖葉含有揮發油,成分是廣藿香酮和廣藿香醇。《藥品化義》裡介紹:本藥芳香,主要活動區域在胃腸,可以開胃,可以治療嘔吐。廣藿香有一個兄弟,叫土藿香,産于江蘇、四川、浙江等地,作用大緻類似,不過品質沒有那麼好,醫學用途比較少。
不同的劑型,可能有不同的配方。丸劑、合劑一般用的是白術,片劑、顆粒、口服液、水、軟膠囊和滴丸用的是蒼術;丸劑用的是制半夏,顆粒、口服液、水、軟膠囊用的是生半夏,片劑用的是清半夏,合劑用的是法半夏;輔料方面有的藿香正氣水明确标明含有乙醇,購買的時候需要注意。因為,酒精和頭孢藥物,不可以共事,容易導緻中毒事件。
中醫方劑講究君臣佐使的配伍,藿香正氣散也不例外。《醫方集解》介紹:藿香作為主力選手,負責清除胃腸寒濕,從而化解嘔吐、腹瀉、腹脹、胸悶等症狀,是君王的角色;茯苓、白術、甘草,負責建設脾胃這個大本營,是大臣的角色;蘇葉、白芷、桔梗,負責把胃腸寒氣從皮膚驅散;厚樸、大腹皮,負責把濕氣從大小便中排出; 半夏、橘皮,好似斥候的存在,打掃邊邊角角,避免濕氣化作痰濁。諸位分工協作,于是造就了這個千古名方。
外濕和内濕
關于藿香正氣的來源,還有一個小故事。久久以前,我國南方地區崇山峻嶺,又因降水多,天氣熱,所以濕氣特别重,而民間也一直流傳着“船到郴州止,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擺子”諺語。據說有一次,南方部族叛亂,朝廷派兵平息。但由于長途跋涉,将士們大多感受了濕邪,出現了水土不服,十萬大軍奄奄一息。帶兵将軍心急如焚,命人四處尋醫問藥。
當地的百姓于是向将軍建議将廣藿香、紫蘇、蒼術、陳皮、厚樸、白芷、茯苓、大腹、生半夏、甘草、生姜、大棗一起煎水給将士們吃。神奇的是,士兵喝了這種藥水之後,很快症狀消失,體力恢複,一舉大敗叛軍。由于這個處方中以藿香為君藥,又使三軍士氣大振,抵抗了病邪,所以稱之為藿香正氣水。
廣東人喜歡談美食,也喜歡談濕氣。但濕從何而來?一是感受濕邪,如長期陰雨,空氣潮濕,或久居卑濕之地,或涉水作業,或工作于潮濕之處,或冒雨露霧濕,濕邪便容易襲人而病。比如當下梅雨季節,雨量集中、空氣潮濕,稍有不慎,即可感濕。二是脾虛生濕,因于生活不節,如長期喜歡生冷食物、肥甘厚膩、過量飲酒,或時而過飽、時而過饑,也會損傷脾胃,脾胃工作效率下降,濕氣從内而生。這就是外濕與内濕的區别。濕氣往往導緻身體沉重,好似穿戴了盔甲一般。
濕氣又分寒濕和濕熱。小編單說幾個簡單的方法:一、濕熱會口苦,寒濕會口甜;
二、濕熱會喜歡吃涼的,寒濕則喜歡吃溫熱的;
三、濕熱的大便會幹結,或者粘滞,寒濕則往往稀爛;
四、濕熱的小便偏黃,寒濕則清長;
五、濕熱的人容易煩躁,寒濕則不想動。符合的條件越多,判斷會越準确。
藿香正氣散分管哪個濕呢?它是老虎和耗子一起打,但凡是遇見寒濕,别管你樂不樂意,統統驅散出身體。
對症治療
中醫學素有異病同治的技巧,因其“以證治病”,往往殊途同歸。藿香正氣散在臨床中不單使用在腸胃不适,在很多專科均有應用:
1、四時感冒,外感風寒;
2、胃腸道疾病如濕濁中阻之胃十二指腸炎症或潰瘍、急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3、荨麻疹、夏季皮炎;
4、過敏性鼻炎、鼻窦炎;
5、口腔潰瘍、口臭;
6、眩暈症;
7、失水性酸中毒,其實也就是中暑;
8、肥胖症。
需要注意,治病吃藥不是對号入座,不可掉以輕心。
中醫内科學将藿香正氣散列為濕阻病主要方藥,主要症狀表現:身體困倦沉重,頭部被包裹感,胸悶不舒,腹脹,胃口差,嘴巴沒味,大便稀爛。若見口有甜味者,加佩蘭以加強芳香化濁之力。若兼見食滞、嗳腐、吞酸,加用山楂、神曲、雞内金消食化滞。若見腹脹、大便稀爛者,合用平胃散(蒼術、厚樸、陳皮、甘草),以增強健脾燥濕的功效。若兼有表證寒熱者,加荊芥、防風辛散表邪。
許多人覺得藿香正氣散好用,但也必須對症治療。取藿香正氣水治療的專病中暑來說,中暑是高熱和高濕導緻身體散熱不及時的結果,主要表現為發熱和失水的症狀,此時給予降溫、補充水液是重點。在中醫而言,若見濕熱表現,是不适合使用本藥的,反而必然會加重症狀,但即便是中暑産生的寒濕,也隻能作為輔助藥物,而不是主要治療方法。
本文首載于《人之初》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醫學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系。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上喜馬拉雅FM收聽「胡說中醫」特輯,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醫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