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據曆史考究,已有五千年的曆史,祖先利用高超的智慧,創造了許多影響甚廣的豆制品,例如豆腐、腐竹、豆腐皮、素雞、豆漿、豆豉、醬油、豆筋、腐乳、辣條等,都與大豆脫不開關系,在古代很多詩詞文獻中,有大量關于大豆的記錄,豆制品的營養,主要體現在蛋白質上,同時也有微量元素,不含膽固醇,我深知豆制品的好處,經常買來做給家人吃,豆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很适合老人孩子食用,涼拌、清炒、做湯,色香味全。
在北方生活習慣了,突然來到南方,卻有點不習慣,就拿豆腐來說,居然還有“南北之分”,很多人分享菜譜的時候,會特意标明,準備一塊北豆腐,或者準備一塊南豆腐,“南豆腐”和“北豆腐”有哪些區别?其實差别不止一點,學會别亂買了,不同的豆腐,烹饪不同的菜肴,千萬不要張冠李戴,錯誤的理解。
北豆腐
北豆腐又稱鹵水豆腐,也叫老豆腐,是用鹵水點成,質地比較硬,表面有很多小孔,目前提倡用的是葡萄糖點豆腐,彈性小,含水量小,顔色偏黃,北豆腐常被用來做菜,清炒、油煎都合适。
北豆腐
家常豆腐的做法:
1、準備一塊北豆腐,也就是老豆腐,這種很好分辨,老豆腐适合煎炒,因為它韌性足,翻炒的時候,不容易斷裂散開,先改刀切成薄片,裝入盤中備用。
2、碗中打入2個雞蛋,攪拌成雞蛋液,把豆腐挨個夾進來,裹上一層雞蛋液,越均勻越好。
3、起鍋燒油,油稍微多一點,開中小火加熱,依次下入豆腐塊,每隔一分鐘翻一次面,煎至色澤金黃,即可出鍋。
4、另外準備一個鍋,倒入植物油,油熱下蔥姜蒜末,為了美觀,也可以少量來點彩椒,愛吃辣的放兩個小米椒,爆出蔥香味。
5、接着倒入半碗清水,加1勺生抽、2勺蚝油,适量的食鹽、白糖,倒入煎好的豆腐,小火焖煮2-3分鐘,最後淋入澱粉水,收汁即可,這是北豆腐最經典的吃法,鮮香美味,特别下飯,煎過的豆腐,嚼着更筋道。
南豆腐
南豆腐又稱石膏豆腐,因為它是石膏點成的,相比于北豆腐,它水多更嫩滑,表面也平整, 無雜質,沒有坑坑窪窪的現象,軟嫩細膩,色澤潔白,口感也完全不一樣,不适合煎和炒,适合燒着 吃,常見的做法有豆腐湯和麻婆豆腐,嫩滑嫩滑的。
南豆腐
麻婆豆腐的做法:
1、準備一塊南豆腐,南豆腐一般都是包裝好的,不像北豆腐那樣,可以在菜市場散賣,回到家先切成四方丁,起鍋燒水,加半勺食鹽,焯燙2分鐘,控幹水分,這樣能去掉一部分豆腥味。
2、準備用到的食材,适量的小米椒,蔥姜末,肉末,生抽,食鹽,再來上點肉末,翻拌均勻,腌制一會兒。
3、另外還需要調一個料汁,再準備一個碗,加入2勺生抽,1勺花椒粉,1勺玉米澱粉,1勺雞精,少許白胡椒粉,4勺清水,攪拌融化開,料汁制作完成。
4、起鍋燒油,油熱放入一小撮花椒,炸出香味後,撈出扔掉,接着倒入那一碗腌好的肉餡,加一勺郫縣豆瓣醬,小火炒出紅油。
5、接着倒入豆腐,以及調好的料汁,小火焖煮2分鐘,等出鍋的時候,撒入蔥花,花椒面,起鍋裝盤,南豆腐制成的菜譜,嫩滑細膩,入口即化。
這是老豆腐的樣子
适合家常豆腐、香煎豆腐、紅燒豆腐、青椒炒豆腐、孜然豆腐、炸豆腐、鐵闆豆腐、豆腐炖白菜、鍋塌豆腐、豆腐丸子,顔色發黃,内有氣孔,表面不平滑,水分較少,韌性好,不會輕易斷裂散掉。
這是南豆腐的樣子
适合麻婆豆腐、豆腐羹、豆腐煲、肉末豆腐、涼拌嫩豆腐,當然,如果你技術到位,也可以制成紅燒豆腐、家常豆腐,缺點就是柔韌性差,适合燒至,不适合翻炒,南豆腐表面平衡,含水量高,嫩、滑、細膩。
從兩種豆腐的營養來看,相差不大,但是要從口感來說,相差可就大了,區别可不是一點,如果你要做麻婆豆腐,最好用南豆腐,嫩嫩的那種,如果執意用北豆腐也行,隻不過口感,稍微差那麼一點意思,你看明白了嗎?
禁止抄襲,我是食味菜譜,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