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漢字背後都有着豐富的中國文化内涵,等着我們去閱讀、去探尋。
圖〡《雙法字理》,一部講述中國漢字文化根源的科普圖書
今日漢字主角:釆番蕃播翻(飜)幡1
“釆”指鳥獸的腳印、足迹,與“爪”不同的是,它不表示人的腳印,人自己的腳印為“止”。
圖〡“釆”的字形演變
“釆”的讀音為“biàn”,與分辨的“辨”同音,是古人用來辨别鳥獸大小和行蹤去向,以便追捕、捕獵。
“釆”的字形為一個橫“丿”下面一個“米”,正是一個野獸的腳印,詳見《文部》。用它再造的字多與辨别、辨識有關。
2
三番五次的“番”,上面部分是“釆”表音表意,下面一個“田”字,本義指上古時期的“田獵”之地,這是一片會有鳥獸來回活動的地方,獵田中留下了很多鳥獸的足印。
“三番五次”就是鳥獸來回活動,獸印反複重疊的意思,後便引申出“來回反複、屢次”的意思。
圖〡“番”的字形演變
其讀音為“fān”,與釆“biàn”音近,古音中“b、p、f”近似不分。此外,“番”還是古代中原人士對四周少數民族的稱呼。
《周禮·秋官》雲:“九州之外謂之番國”。他們生活在山林中或草原上,因其沒有農田,被認為依舊過着田獵的生活,于是稱其邦為“番邦”,其民為“番民”。
在宋遼時期,“番邦”便是大宋對古遼國契丹的蔑稱,遼兵就被稱為“番兵”,小番則是級别或年齡較小的遼國士兵。
在京劇《四郎探母》中就有一唱段為“叫小番”,說的是當年宋兵楊家将之楊四郎,在與遼的戰鬥中被俘,後被招為遼國驸馬。
随後四郎之母,佘老太君再次挂帥征遼,兩軍對峙時,四郎想去探望母親,但是大遼皇宮禁衛森嚴,沒有遼王的令箭不得出宮。最終公主決定幫助丈夫出城探母,便偷出令箭給了夫君楊四郎。
楊四郎十分感動,并高興不已,激動地叫小兵準備馬匹以便出城。“一見公主盜令箭,不由得本宮喜心間,站立宮門叫小番,帶爺的寶馬扣連環”。
此唱段唱腔高昂,以體現出當時楊四郎激動的心情。遂随之散場,并以“叫小番”命名唱段。
3
加上草字頭(艹)則為“蕃”字,依舊是一片草木茂盛的田地,有繁茂的意思。當“番”表示番邦、野外之後,便另加草字頭。
今天,“蕃”字多用于專有名詞“蕃茄”之上,也寫作“番茄”,俗稱西紅柿、洋柿子等。
由于是古時由西域外邦、番邦而來,又是一種類似于柿子的顔色和形狀的果實,與茄子一樣搭架結果,也與傳統的圓形茄子樣子相似,故名蕃茄。
4
“番”加個提手旁(扌)就是“播”,讀音為“bō”,指播種。
播種就需要在田地裡來回走動,也可以說三番五次地去田裡走動,再用手把種子播撒在田地裡,種出蔬菜和莊稼,這就是播種。
同時,田地也是年年種植,三番五次的種植。因其有廣泛撒播的意思,進而為“廣播”。
當語言聲音用來廣泛傳播消息時,就成了消息、新聞的廣播,于是有了今天廣播站、廣播電台的稱呼。
“播”的字形演變
5
“翻”字表示鳥兒的翻飛,它還有一個異體字“飜”,右邊就是一個飛(飛)字,因字形繁瑣很早就被“翻”字取代,僅出現于古體字中。
“翻”就表示飛鳥在空中來回飛行,也就是三番五次地飛行,最容易體現這個字的是燕子。
燕子在空中轉換方向來回飛行,便是為了捕捉飛蟲,這就是“翻轉”、“翻飛”。
6
加“巾”字旁的“幡”指的是一種旗子,有“旗幡招展”一詞。這種旗與我們平時使用的方旗稍有不同,方旗由方形的旗面和斿(yóu)子(飄帶),或三角形的旗面,一側插入旗杆,迎風展開。
而“幡”多為番邦常用一種旗子,為旗杆頂懸一短橫木,用來吊挂一面長條形如“巾”的旗面,迎風而翻轉,故以“巾”為旁。
番邦為什麼不用中原那種大方面的旗呢?因為番邦草原遼闊,風無阻而大,旗面太大時因阻力太大而不便使用,于是采用這種較窄的旗子。
幡旗因為能翻轉、旋轉,似靈魂旋轉升華,所以古人多用它來召喚魂魄,這就是“招魂幡”。
它還有兩個異體字,一個是“旙”,另有一個“旛”,指長條形的旗子,今已被“幡”取代。
每一個漢字都有它的來龍去脈,我們的祖先在造字的時候,都是盡可能地從生活實際出發,把生活的道理蘊含在每一個漢字當中,讓它承載着各種各樣的智慧,不斷流傳下去。
文以載道,首先得真正懂得文字,才能明白它所載的道是怎樣的。
○〢關于作者:
本文改編自《雙法字理》,作者:白雙法老師。
讀《雙法字理》,學漢字文化!
漢字文化的學習進步,絕不僅僅是漢字本身,更是一種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構建。
這裡是無師字通,專注分享漢字相關的故事與文化,喜歡的朋友們歡迎關注和轉發,感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