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紀中葉,在西法蘭克王國出現了一種新的聖詠擴展形式——繼叙詠,或者散文(prose,拉丁語為prosa,音譯為“普羅薩”)。它作為一種彌撒中阿裡路亞的附加成分,曾被視為附加段的一種特殊類型。由于繼叙詠在音樂和文學上的完整性和獨立性,現在則将其視為一種單獨的音樂體裁。無論是在内在音樂價值上,還是在其曆史意義上,繼叙詠都是西方音樂風格史上最重要的音樂類型之一。
繼叙詠英文為sequence,來自拉丁文sequentia(音譯為“塞昆提亞”),但塞昆提亞有另一種含義,作為一種花唱來擴展或替代阿裡路亞詩句後面的朱比勒斯花唱,現在一般用塞昆提亞來指沒有歌詞的花唱旋律,用普羅薩來指歌詞文本,而繼叙詠(sequence)包括旋律和歌詞,來指代作品整體。德國學者一般使用“sequenz”,法國人習慣用“prose”,英語文獻主要用“sequence”,來作為音樂分類的條目名稱。
繼叙詠繁榮于約850-1150年,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也不斷有作品被創作出來,總數約4500首。 16世紀中葉特倫托公會議之後,絕大多數繼叙詠被從天主教禮儀中剔除,僅有四首保留了下來,後來又增加了一首《聖母悼歌》。
在繼叙詠發展過程中,它的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此不可能用一種形式上簡單的定義來描述整個時期的特征。大體上,繼叙詠可視為一類聖詠擴展作品,用于彌撒專用部分阿裡路亞之後和讀福音書之前,具有多種長度和旋律範圍,文本使用拉丁文,一般一個音節對應一個音符,即音節式的,也有少數文本存在一個音節對應幾個音符,即紐姆式的。繼叙詠的文本通常和教會年中特殊的節期、節日或聖徒日相關聯,因此在禮儀的意義上是專用的。在十世紀末,甚至可能在九世紀末,繼叙詠就已經在彌撒中演唱了。
早期的繼叙詠具有多種不固定的形态,有的為無歌詞的旋律,有的是部分填詞的,還有完全配詞的。不同地區和宗教機構的繼叙詠還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其發展後期,繼叙詠的結構趨于固定,文本多由一系列對句(couplet)組成,對句中每一行是等音節的,并對應演唱相同的旋律,每一對句和前面的對句在旋律和長度上都不相同。早期的繼叙詠沒有規則的重音和尾韻,因此實際上是散文體的,而旋律主導着文本的形式和組織;在十一世紀後,繼叙詠變為有節奏和韻律的詩體,詩體元素經常決定着旋律的結構。總而言之,形式在繼叙詠體裁的多樣性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句子重複和短詩對句的有無,作品的相對長度則起到了次要作用。文本的有無,詞樂關系,文本風格,整體結構和長度,繼叙詠标注、記寫、記譜、演唱及在禮儀中使用的方式,都反映了這種體裁在中世紀的理解和定義的衆多可能性。
九世紀下半葉論文《音樂手冊》中的繼叙詠
過去的研究一般将繼叙詠創作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從約850年至1000年,第二階段是從1000年到大約1150年。近來的研究将繼叙詠的出現前推到約800年,對1150年之後的發展也做了長足的探讨,因此提出來三個階段的劃分法。第一階段為繼叙詠的出現和早期曆史,時間範圍在約800年至925年。這個階段的繼叙詠一般隻有簡短文本描述,少數幾個例子也是不完全和沒有記譜的。第二階段是從約925年到1100年,是繼叙詠集中創作的時期,在數量、成集、禮儀中的系統組織和标注及記譜方式上,體現出了其發展的多樣性,并在曲目内容、術語用法和文本與紐姆譜的設計與協調上具有顯著的地區傳統和差異,德國、英法和意大利是為典型代表。第三階段是繼叙詠變化、更新和創新時期,發端于1100年前後,在這個重要拐點上出現了與之前相比不同種類的繼叙詠,其作曲采用了新方法,地區性傳統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引入了強勢的外來曲目。繼叙詠文本成為一種詩體形式,詞樂關系也有變化,這些新作品不僅是該體裁的更新,也修正了對何為繼叙詠及如何譜曲的理解。晚期中世紀的宗教詩人和作曲家創作了許多重要的繼叙詠曲目,并對後世的音樂創作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