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小編在五店市一家文創鋪裡第一次見到了《啥是晉江》手繪晉江人文版地圖!相見恨晚!經打聽,作者是咱厝磁竈張林人——張茂霖!他曆時半年創作了這幅手繪地圖,為家鄉獻禮,希望能讓人們以最直觀、最生動有趣的方式了解晉江。
19個人文鎮街目不暇接
紫帽鎮
因處于紫帽山南麓。史載:(紫帽山)常有紫雲覆蓋其颠……如紫帽戴頭,故名。
池店鎮
明宣德年間衆民在湖邊設店經貿,便取名池店。
陳埭鎮、西濱鎮
南唐後主乾德元年,受封為泉州觀察使的陳洪進圍海為埭(陳埭原為一片灘塗),稱陳埭。
因在濱海之西,故稱,也稱西邊。
西園街道、梅嶺街道、青陽街道
因新的街道辦事處将建教育、汽車工業、蔬菜基地等園區,并位于市區之西,故名。
原青陽鎮的梅山、嶺山各取一字組成。
西晉時有蔡氏入居青梅山之陽,即青陽。
磁竈鎮
宋屬晉平郡,齊屬晉安郡,梁屬南安郡地,陳屬南安郡。磁竈開始設窯燒陶制瓷,由此得名。
内坑鎮
原名梨坑,也稱桔裡。因思母山、苦竹山、熊山、槟榔山和靈源山組成坑坳地帶,故名。
羅山街道、新塘街道
以境内羅裳山得名。相傳唐代詩人羅隐曾于此行吟顯迹,後即以羅姓冠其山。又傳羅裳山其狀如羅裳開展。
系處古代“七首塘”之中部,因新建行政建制,故稱。
安海鎮、靈源街道
宋開寶年間,唐名臣安金藏之後安連濟居灣海,後易“灣”為“安”,稱安海,也稱安平。
因轄區内的靈源山得名。相傳山上有清泉出于石罅之中,大旱不竭,稱之靈源泉,又稱靈泉井,故名其山為靈源山。
永和鎮
此地多僑村因民事糾紛導緻封建械鬥,後經海外僑胞竭力調停方告平息,為永結和好,興建街道,名“永和街”。
龍湖鎮
以境内湖泊得名,龍湖為福建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也是金門喝上晉江水的“功臣”。
深滬鎮
古稱滬江。深,深海;滬,列竹于海。相傳羅隐曾于石崖之上題深滬兩巨字(現已湮沒),元時開始使用深滬二字。
金井鎮
地處濱海鹽鹹地,古時居民掘地為井,水質皆苦澀。後得一井,質味甘美,汲之不竭,且不受海潮侵染,故名。
英林鎮
明末,鄭成功部将洪天福據英林之山抗清,世稱英雄,故名。因其地山林連綿狀若搖籃,閩南話“烏籃”。
東石鎮
東晉升平元年,尚書林開基在鳌山漢古石寨之東蔔居,由此得名。
創作曆程張茂霖去年回到家鄉發展。在北京 有過4年兒童繪本創作經曆的他,面對新的環境,不由地想要創作一個關于介紹家鄉的文創産品。
經過1個多月的思索,發現晉江市面上暫時還未有類似産品後,他決定創作一個手繪晉江人文版地圖!
▴晉江邊界參考
一次到龍湖下鄉的機會,在龍湖泵站管理處,他用手機拍下了“晉江市供水工程布置圖”,回家照着圖片在PS上把晉江市輪廓線“拓”出來。
接下來的5個月裡,張茂霖閑餘的時間都在畫圖中度過。素材有的參考資料圖片,有的是到現場實地采風。他表示,畫圖不能隻照搬照片,還要進行一些設計處理,才不顯呆闆。所以他的每幅圖都是先在草稿本上用鉛筆設計,再用電腦畫。
實地采風是很必要的,這樣畫出來的圖才有生命力。采風過程中,要上居民樓頂層拍全景(五店市、陸地港等),要在路邊抓拍(賣豆花的、收鴨毛的等),要根據實地走訪點進行直接進行手繪設計(永和石窟、安海安平橋等),要留心身邊的人和物(泡茶、燒金紙等)……
張茂霖真切感受到大美晉江的多元化,“真是一鎮一個特色,包羅萬象啊。”
這張人文地圖首次印刷僅有1500份,于今年正月初一正式發售。主要在晉江市區的文體店銷售:五店市文格秀、明三好、藝文台;偶像書店、一凡書店。想要的小夥伴們快來打call~~~
“今後我還會不斷往裡面添加和更新信息,因為晉江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
“我希望通過這張地圖能讓人們,特别是外賓和青少年兒童以最直觀、最生動有趣的方式了解晉江。”
如果有什麼補充或想法,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潤色”咱厝的人文地圖吧!
來源:人文晉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