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成緻富“金豆”
——秦皇島市撫甯區兩季作業馬鈴薯春耕生産見聞
圖為工人們正在播種馬鈴薯薯種。 通訊員 馬嘉駿攝
這幾天,河北省秦皇島市撫甯區留守營鎮七裡澗村和凡各北村的田地裡,大型拖拉機拖拽着覆膜機不停地往來耕作着。
以前,這裡的農田主要以零散種植玉米為主,自打秦皇島苗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金亮帶着馬鈴薯種植技術回到家鄉,這裡的種植結構開始發生轉變。
在外地種植馬鈴薯十餘年,黃金亮不僅有豐富的種植經驗,還擁有大型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具有規模化農場種植的優勢。2020年,黃金亮流轉了50畝耕地,成功試種出秋茬馬鈴薯,實現了馬鈴薯種植一年兩茬。
北方市場上銷售的馬鈴薯大多數是6月底上市的頭茬,11月中旬上市的二茬馬鈴薯受氣候影響,種植難度大。試種的成功讓黃金亮信心倍增,他下決心在老家發展規模化種植。今年,他流轉土地達到了930畝。
眼下,農場搶種的是春茬薯種。筆者看到,拖拉機駛過的土地松軟細膩,行間距大小整齊劃一。
“拖拉機上安裝着北鬥導航,精準定位後實現了農事作業的精準化、标準化。同時,整地、深松、深翻、施肥等環節也由機械完成,現代化農業設備已覆蓋馬鈴薯種植全過程。不僅如此,農場還用上了智能滴灌,鋪設了地下管道,通過手機就能控制每一株馬鈴薯苗的用水肥量。”黃金亮說,通過科學管控和兩茬播種技術,預計畝産可達3000公斤,每畝收入2000元左右。智慧農業降低了生産成本,破解了種地成本高、收益低問題。
馬鈴薯的規模化生産,不僅拓寬了七裡澗村和凡各北村的産業之路,更帶領村民們走上了緻富路。
播種前,七裡澗和凡各北村有百餘名村民到田間打工。七裡澗村村民趙東玉告訴筆者,“以前,我就種自家的2畝多地,沒啥收成。去年,我把地租給了苗宏公司,每年都能拿租金。我還能優先到這裡打工,一天能掙100多元。今年種植兩茬土豆,我算了算至少半年有活幹,離家近、不受累,掙的還比以前多。”
“種植過程中的十幾道環節中,切種、采收用工量大,其次是種植、覆膜環節,粗略計算一年用工量約600人次,每天每人工時費在100多元到200多元不等。随着農場規模不斷擴大,我們想讓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黃金亮說。
規模大、投資多,市場銷路如何?
早在播種前,苗宏公司就已經打通了“産銷對接”環節,與大型馬鈴薯加工企業達成合作。“基地共種植加工薯600餘畝,用于訂單供應。其餘近300畝為商品薯,銷往成都、重慶等城市,并出口越南等國家。”黃金亮說,馬鈴薯市場前景廣闊,下一步他們将進一步整合土地資源,擴大種植規模,帶動區域馬鈴薯産業向現代農業發展。 (河北日報記者 師源 通訊員 武藝群 楊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