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教育的困惑?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記者魏婧宇、張麗娜)11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一上學就有工作,中職高職貫通培養——内蒙古赤峰市職業教育探新路》的報道,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繼續教育的困惑?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繼續教育的困惑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記者魏婧宇、張麗娜)11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一上學就有工作,中職高職貫通培養——内蒙古赤峰市職業教育探新路》的報道。
技能不夠、調皮搗蛋、出路有限,這可能是一些人對職業院校畢業學生的印象。
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德育教育缺失、發展方向單一,這也是社會高度關注職業教育發展的熱點焦點問題。
近年來,内蒙古赤峰市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從職業教育痼疾入手,在體系建設、專業發展、内涵培育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小标題)“一手學技能,一手賺工資”
在赤峰數字創意産業實訓基地,一群年輕人坐在電腦前熟練地操作着,有的在制作動漫遊戲,有的為影視作品進行後期加工,還有的在做平面設計。這群投身數字創意産業一年多的年輕人,其實還是赤峰市松山區職教中心的學生。“上學就有了工作。”這些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在校期間就參與企業生産,畢業後能直接入職。
赤峰數字創意産業實訓基地位于松山區職教中心的校園内,在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機制的引領下,學校黨支部聯合行業企業黨支部,共建專業聯盟校,引入數字創意型企業,校企合作培養數字創意産業中高端技能人才。松山區職教中心校長王江說:“作為職業學校,我們一直注重校企雙元辦學、雙師帶徒,實行崗位專班教學,為産業培養人才。”為此,松山區職教中心按照赤峰市教育局職業教育“五個統籌”的統一發展,停辦了建築、旅遊服務、财會三個專業,重點打造數字産業、智能制造、教育三大類專業,學生在進行專業學習的同時,參與企業項目制作,從簡單到複雜、從模拟項目到實際項目,真正實現畢業能上崗、上崗有高薪。
松山區職教中心的改革發展是赤峰市職業教育改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赤峰市優化職業院校和專業布局,深入實施産教融合、校企合作,職業教育育人質量顯著提升。
為集中資源發展特色專業、減少專業盲目擴張,赤峰市按照地緣特點劃分了4個專業調整區域,按照産業對接、專業錯位發展的原則,在每個區域内科學調整重複專業,重點打造與區域産業對接的拳頭專業,凸顯特色品牌發展。目前,在全市範圍确定市級重點發展中職專業9個、旗縣區級重點發展中職專業33個,同時取消了7所職業院校9個招生專業,建設了機電、汽車、财會、旅遊等8個專業大類的中高職深度銜接專業31個。
阿魯科爾沁旗職教中心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開展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學曆教育試點。阿魯科爾沁旗職教中心校長劉文清說,學校根據農牧區生産實際,推動“送教下鄉、農學結合”的教學改革,在農牧區建立教學點,以農牧類學校人才、技術優勢服務農牧區,培養出一大批新型職業農牧民。
“全市統籌職業教育專業布局,現在每個職業院校都有幾個特色專業,有效減少專業重複帶來的無序競争。”赤峰市教育局局長趙志剛說。赤峰市教育局整合優質教研力量,組建了由132名骨幹示範專業負責人和行業、企業專業技術負責人組成的16個市級中心教研組,參與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指導、課題研究、師資培訓等教育教學活動,幫助職業院校将主體專業打造成品牌專業、王牌專業。
職業教育不是閉門學造車,赤峰市各職業院校依托特色專業與企業開展合作,将課堂學習與企業生産結合。赤峰第一職業中專先後成立了赤峰旅遊服務職教集團、赤峰早幼教職教聯盟,學校開設的酒店服務與管理、中餐烹饪、學前教育等專業與集團(聯盟)成員單位進行密切合作,形成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學生在校學習3到4個學期後,可到酒店、幼教機構等合作單位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和實習,學校的專業老師也會參與企業實踐,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專業教學内容。
“專業聯盟的組建,實現了學校與工廠、課堂與車間、實訓與生産、教師與師傅、學生與學徒、招生與招工的六個合一,教師成為雙師型,學生學到真本領。”赤峰第一職業中專副校長郭自強說,職業教育以促進學生就業為主導方向,産教融合對學生的觀念、行為、技能進行定向培訓,讓其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利于拓寬學生就業渠道。
(小标題)書香潤澤職教内涵
每天清晨,赤峰建築工程學校的校園内都會響起琅琅讀書聲,全校學生都在站立誦讀《道德經》《弟子規》等經典名著。“早讀時間朗誦文學經典是學校的一個傳統,此外晚自習期間還要閱讀寫随筆,語文課還有名著導讀、好書推介等上課形式。”剛結束早讀課的語文老師梁偉說,學生們已經養成閱讀的習慣,在讀書中找到自信、端正品行。
趙志剛說:“有家長擔心職業院校管理松懈,孩子送過來不僅成不了才,還成不了人。近年來,赤峰市啟動了職業院校讀書工程,将其作為重塑職教形象、加強内涵建設的主要抓手,讓孩子們讀幾本好書,會做人;學一門技術,能生存。”
赤峰建築工程學校校長陳生說,中等職業學校生源大多數是“家困、學困、心困”的“三困生”,要讓職業學校的孩子有一個出彩的人生,不僅要靠技能的學習訓練,更依賴于文化養育和精神引領,這樣職業學校的孩子才能“擡起頭來走路,挺起脊梁做人”。
看着調皮搗蛋的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後,變得上進又懂事,梁偉的喜悅溢于言表。“來職高的學生多是考不上普高的孩子,大多不愛學習、上課睡覺、下課胡鬧。”她說,“經過多年的讀書教育,本來最難管、最不願讀書的學生願意讀書了,課上睡覺說話的沒有了,課下打架罵人的沒有了,孩子們都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高三學生蔣健羞澀内向、不善言辭,通過閱讀積累知識,并在一次次名著導讀活動中鍛煉自己,這個曾經“沒說話先臉紅”的男生現在已經能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談。他說:“閱讀活動幫我提升表達能力,讓我更加自信,也有助于以後求職就業。”對于幼教專業學生謝語嫣來說,閱讀幫助她更好地進行專業學習。“課外閱讀提高了我的理解能力,再看專業書籍感覺理解也不費勁了。我即将到幼兒園實習,閱讀積累也有助于我備課。”
赤峰建築工程學校的讀書工程得到了社會、家長的認可,該校連續8年在校生規模都穩定在3000人左右,家長們都放心把孩子送到“技術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技術”的職業院校。
赤峰市注重職業教育培能與立德相結合,除了開展書香校園建設外,還在全市各職業院校實施人文精神與工匠精神并進的雙元德育課程改革,大部分學校已經初步構建了技能、才藝、人文三位一體的德育課程體系。下一步,全市将深入推動職業院校課程體系建設,把行業企業文化、就業創業活動、重大節日和傳統節日、文明風采活動、讀書交流活動、社團活動等納入課程範圍。目前,全市共有赤峰建築工程學校等6所職業學校在市教育局的指導下,進行此項試點工作。
(小标題)建立人才成長“立交橋”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窄胡同”的問題,赤峰市在中職、高職和應用型本科院校間統籌開展不同層次的深度銜接,為人才發展構建四通八達的“立交橋”,分段貫通培養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的各級各類技能人才。
“赤峰市将中職與高職學校的重點專業對接,實行貫通培養。”赤峰市教育局副局長呂東輝介紹說,全市已确立中高職貫通培養專業31個,引導全市50%以上中職畢業生就近入讀市内高職學校,市教育局聘請社會第三方,全程指導、監督和評價高職和中職人才貫通培養情況,做到中職和高職專業學習無縫對接,分段貫通培養。
中高職院校間除了專業對接,還實行師資共享。為彌補部分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不足的問題,高職學校派出教師到聯辦的中職學校班級,作為副班主任參與中高職貫通培養專業的專業教學和學生管理。
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甯城職教中心、林西職教中心、克什克騰旗職教中心等旗縣區中等職業學校共同組建教育集團,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這些中職學校建立分校,實現招生與就業、專業與課程、考核與評價的有效銜接。内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則與赤峰學院、内蒙古工業大學聯合,設立道路橋梁、建築、财會、旅遊等專業的“3 2”本科直通班,職業教育人才在高職階段築牢基礎後,還有暢通的途徑升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
“立交橋”建立煥發了赤峰市職業教育的活力。2020年,在赤峰市職業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實施網報網錄的第一年,有3232名達到普通高中分數線的學生選擇職業學校就讀。赤峰市域内中高職貫通培養錄取2485人,較2019年增長153%,市域内高職專升本338人,較2019年增長228%,中職、高職與應用型本科銜接招生規模均穩步擴大。
赤峰建築工程學校2019級市政班班主任婁明陽說,全班37名學生,目前三分之二計劃升學,三分之一準備就業,不論升學還是就業都有暢通的渠道,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
赤峰市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之間貫通的“立交橋”還在不斷完善,計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為引領,高等職業教育為骨幹,中等職業教育為基礎,各級各類培訓機構為補充的具有赤峰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新體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