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第一首為什麼是張九齡?提到唐詩和張九齡,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句著名的唐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在唐朝的時候曾經擔任宰相,治理國家,為盛唐的發展付出了卓越的努力就是這樣的一個宰相,還能有如此高的文采,不得不讓人歎服,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唐詩三百首第一首為什麼是張九齡?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唐詩三百首第一首為什麼是張九齡
提到唐詩和張九齡,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句著名的唐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在唐朝的時候曾經擔任宰相,治理國家,為盛唐的發展付出了卓越的努力。就是這樣的一個宰相,還能有如此高的文采,不得不讓人歎服。
可惜的是,張九齡擔任宰相并沒有收獲良好的結局。公元736年,在他58歲的時候,被罷相,第二年的時候就被貶為荊州長史,從此就開始遠離政治中心。而在這個時候,他寫出了一首非常經典的唐詩。雖然隻有20個字,去完全概括了自己這幾十年的人生起伏。
宿昔青雲志,蹉跎白發年。誰知明鏡裡,形影自相憐。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照鏡見白發》,從題目當中就能夠看出,這是一首唉歎生命逝去、青春年華不在的詩歌。當時的張九齡已經将近60歲,人生已經過了一大半。曾經有過位極人臣的榮耀,也曾經有過被貶千裡之外的遭遇。
在這首唐詩的一開篇,張九齡就概括了自己的幾十年的人生經曆。“宿昔青雲志,蹉跎白發年”,當年的時候,張九齡也是有青雲之志,而且位極人臣,在一定程度上也實現了自己的抱負;但是那樣的日子已經過去,早已經不是宰相之身,現在隻是一個清閑的職位,無事可做,隻能終日蹉跎。
最後兩句是張九齡對年華逝去的感慨,“誰知明鏡裡,形影自相憐”,早晨起來的時候,張九齡來到鏡子前梳妝打扮,卻已經看到有不少的白發;而且自己和鏡子當中的那個人一樣,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對于張九齡來說,從位極人臣到無人過問,其中的落差是難以讓人接受的。再加上現在的自己,位于偏遠之地,而且年華老去,内心當中更是多了幾份悲壯。他雖然是唐初名相,但是卻依然敵不過李林甫等人的排擠,宏圖大志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給他的人生帶來了非常大的遺憾。
晚年的張九齡就一直在這樣的心境當中度過。三年以後的公元740年,62歲的張九齡帶着遺憾溘然長逝。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