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有兩首著名的描寫漁翁的作品,一首是《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這幅畫内容簡到極緻,白茫茫的世界裡,隻有專心垂釣的“蓑笠翁”和一葉孤舟,其他皆被大雪所隐去。身處這樣的環境中,漁翁不可能不孤獨,但唯有這樣的世界,才能承載他的孤獨。
有人說,這明明是一首藏頭詩——“千萬孤獨”,那個漁翁便是柳宗元自己。
是啊,谪居永州,理想落空,備受壓迫,他隻有寄情山水,以追求精神的解脫。
與《江雪》意境相似的有近代愛國詩僧釋敬安的《題寒江釣雪圖》:
垂釣闆橋東,
雪壓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
魚嚼梅花影。
這裡的漁翁,也披着冰冷的蓑衣,在大雪中獨自垂釣。他隻是靜靜地坐着,根本顧不上山寒水冷,仿佛已然超脫了世俗。可是,他好像不怎麼高冷,竟然被“魚嚼梅花影”的可愛景物吸引住了,想必他心裡也是暖暖的。
柳宗元另一首詩中的漁翁形象,相比《江雪》似乎暖了許多,他雖然獨來獨往,卻是自得其樂、恬淡安閑的。
漁翁夜傍西岩宿,
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
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
岩上無心雲相逐。
漁翁
小詩将漁翁的形象與優美的自然美景渾融在一起,表現了漁翁和大自然相得之趣。詩境悠逸恬淡,體現詩人寄情山水的樂趣,和政治失意的孤憤。
比起柳宗元筆下的漁翁,張志和詩中的漁翁形象就更加貼近生活了,完全沒了那種孤獨與清高。
西塞山前白鹭飛,
桃花流水鳜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
有青山綠水,有翻飛的白鹭,有灼灼的桃花,更有讓人垂涎的鳜魚,若身處這樣的美景中,詩詞君不戴“青箬笠”,不穿“綠蓑衣”都能淋雨釣上一整天。
當然,有了“青箬笠,綠蓑衣",漁翁與大自然更親近了,索性與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唐代詩人羅隐,寫有《贈漁翁》一詩,刻畫了一個逍遙自在的漁翁形象。
葉艇悠揚鶴發垂,生涯空托一綸絲。
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從波上移。
風漾長歌籠月裡,夢和春雨晝眠時。
逍遙此意誰人會,應有青山渌水知。
一葉小艇,一綸釣絲,構成了他的生活。沒有是非曲直,沒有恩怨情仇,終日在風中蕩漾,在月下唱歌,枕雨而眠,與山水相知,這種生活羨煞了多少人!
唐五代時期的李煜,也愛極了這種自由的漁翁生活,但他作為一國之君,無法放棄一切,歸隐山林,隻得填詞寄托情懷。
浪花(阆苑)有意千裡(千重)雪,
桃花(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身(輪),
快活(世上)如侬有幾人。
漁父
到了明代楊慎,漁翁形象又有些許的不同,但總少不了一個超脫淡泊。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
這裡,漁翁多了一個朋友——樵夫,也是最平凡普通之人。他們來往于江邊江上,早已看慣了世間美景,看透了人世的是非成敗,不去計較得失榮辱,反而在濁酒中笑談曆史,或賞公瑾的意氣風發、年輕有為;或歎蘇轼的早生華發、臨江酹月。總之,他活成了一個通達智慧的漁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