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口增長規劃?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倫理解讀,有助于更全面地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全國人口增長規劃?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全國人口增長規劃
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倫理解讀,有助于更全面地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理論與實踐積澱」
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變革,蘊含着豐富的經濟倫理思想。
馬克思認為,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力量與人類的勞動生産力共同構成生産力系統。人類利用經濟社會的演變規律創造性地進行物質生産勞動,通過生産實踐活動創造生活與生産資料,這是人類社會得以存續的前提。
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會受到曆史條件的必然性制約。因此,推進現代化需要順應規律。
中國傳統的經濟倫理思想以儒家的德行主義與整體主義倫理學為核心,以此來指導經濟社會生産活動、規範與評價人們的經濟思想與行為體系。其範圍涵蓋“重義輕利”的商業觀、等級“均無貧”的财富觀、“黜奢尚儉”的勤儉觀等。
中國傳統的經濟倫理思想加以改進後,能夠适應我國現代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現實理路——
任何一個思想的産生既有其理論基礎,也有推動其産生的經濟社會環境。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比如,東部沿海地區的生産力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區,一、二、三産業的發展程度也存在差距。
和平與發展是世界人民心之所向。盡管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但局部戰亂仍時有發生。在此過程中,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這不僅符合時代要求,也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經濟方面,經濟全球化整合了不同國家與地區的資源,各國之間交往日益密切。資金、勞動力、技術、信息等在全球範圍流動,增強了國際協作能力。
同時,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也應當清楚地認識到一體化整合帶來的風險,堅持獨立自主,提高化解危機的能力,推動世界經濟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發展。這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積澱。
「經濟倫理要求」
比如,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全過程的人民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形态的科學表達。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社會主義離不開民主的實行。中國發展民主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民主主體的全覆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企盼。
又如,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我們要實現的共同富裕,不隻是城鎮富裕,也要鄉村富裕;不僅要物質上的充盈,也要精神上的富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廣大人民群衆産生更有保證、更可持續的幸福感、安全感與滿足感。
再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人類在進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要遵循自然的客觀規律,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力度與修複程度。中國式現代化包括生态經濟的現代化,這是極具中國特色和風格的生态經濟倫理。
實際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也蘊含在一系列新論斷與新作為之中。在漫長的生物發展史中,可以看到人類生存與自然生态之間是一個相互影響與制約的動态系統。
從世界其他一些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來看,幾百年的工業化曆程都伴随着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中國式現代化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要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綠色低碳的新型發展道路。
「新内涵 新成果」
中國式現代化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内涵——
中國式現代化理念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五個重要特征: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我國有14億多人口,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是我們在談到中國式現代化時必須看到的國情。14億多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這在人類曆史上是空前的,必然要付出更大努力,克服更多困難,也必然會産生更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對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新成果——
縱觀人類曆史,重要理論創新總是在破解重大時代課題中産生。中國式現代化理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實踐的理論凝結,是在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中産生,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成果,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今世界經濟格局的新變化,預示着政治經濟學迎來新的變革契機。西方一些發達經濟體增長速度下降,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影響力快速上升,中國經驗也被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吸收、借鑒。
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标志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到達新高度,昭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步步突破傳統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束縛,正在形成完整的适應中國國情的理論體系。
「兩個發展重點」
一方面,建立新時代生态經濟發展架構。
當前,受各種主客觀因素制約,全球各國對生态經濟發展日益重視,各國人民期待生态經濟發展帶來的實際效益。生态經濟的發展要以生态道德為前提。生态道德要求重視自然界的權利與價值,尊重生命形式的多樣性,維持地球生态系統平衡,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友好持續。
正确處理好生态層面上的利益與道德關系,具有較為現實的意義:一方面,有助于人們摒棄落後的經濟發展觀,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态經濟倫理觀,幫助人們更好地領悟生态經濟的發展要義,并将其更好地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們黨和國家進一步把握與思考如何通過多種方式發展生态生産力,從而提高人們對于生态經濟實踐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另一方面,形成以經濟倫理發展為導向的局面。
堅持創新發展能為社會不斷補充進步動力與源泉;協調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系統性與完整性的形成;綠色生态經濟的發展對經濟發展質量的提高十分關鍵,有利于生态經濟社會的永續發展;開放發展的理念有助于社會經濟層次的提高;共享發展則是将經濟社會發展主題進行升華。
具體而言,要以創新驅動經濟,逐步實現技術創新與理論創新;努力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的可持續與平衡性發展;形成綠色與生态消費觀念,落實綠色生産與生活方式,提倡友好、節約的消費方式;努力克服外部發展狀況的不利影響,吸收開放型經濟發展紅利;堅持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進而形成以經濟倫理為導向的新發展格局。
(作者:上海财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夏明月,上海财經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孫瑩)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夏斌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夏明月 孫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