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一年一度的南海伏季休漁期結束!帶魚、章魚、黃花魚、馬鲛魚、紅花蟹等鮮美海産又将大量回到我們的餐桌,想想已經叫人食指大動!
1999年,休漁制度正式在南海實施,迄今已逾20年。這個每年都叫海鮮老饕們抓心撓肺一個夏季的制度到底有怎樣的“前世今生”?它與6月30日24時正式介紹的禁漁期又有什麼樣的關系?
休漁期是什麼?
休漁期,是指每年在規定的時間内,禁止任何人在規定的海域内捉魚,讓海洋中的魚類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長時間。因休漁期一般是在夏季——海洋主要經濟魚類繁育和幼魚生長的重要時期,所以又稱伏季休漁。
南海海域在1999年加入伏季休漁的“大家庭”,從6月1日零時起首次實行伏季休漁,休漁時間為兩個月,在中國北緯12度以北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禁止所有拖網(含拖蝦、拖貝)、圍網及摻缯作業。
在南海之前,1995年,中國就已經在黃海、東海兩大海域實施了伏季休漁制度,規定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在東、黃海海域實行全面休漁制度,禁止拖網和帆式張網漁船進入北緯27度以北至35度以南的黃、東海生産。
到了2017年,“史上最嚴”的新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執行,南海海域的休漁時間從兩個月調整為三個半月,于5月1日至8月16日休漁。
而去年,受台風“貝碧嘉”影響,廣東的開漁時間更是推後到8月17日12時,讓不少等着做海鮮宴的食客大呼“心裡苦”。
幸好今年風調雨順,廣東将準時在8月16日結束休漁期。
禁漁期又是什麼?
除了在海洋進行休漁,為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态多樣性,我國還在長江、珠江、黃河、淮河等大河實施内陸水域休禁漁制度。
2003年,我國首次在長江實施春季禁漁,上遊集中在2—4 月,中下遊集中在4—6 月。
截至今年5月,我國7大重點流域(長江、珠江、淮河、黃河、海河流域、遼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均已在國家層面建立了禁漁期制度,禁漁時長多為兩到三個月。
在珠江流域,禁漁制度從2011年開始實施,禁漁時間為每年的4月1日12時至6月1日12時;2017年之後,調整為3月1日0時至6月30日24時,共四個月。
休漁禁漁為哪般?
海洋休漁期和内陸水域禁漁期加起來,幾乎半年時間,吃貨們都無法實現“吃魚自由”,聽起來有些“殘忍”,但對大江大海來說,每年三個月的休漁禁漁期是十分珍貴的喘息機會。
河海沿岸的高樓在起、工廠在建,但水體環境卻越來越差——随着攔河大壩修建、漁民過度捕撈、水體環境污染等衆多因素的影響,水生生物資源遭到嚴重破壞,一些原本常見的魚類已成為偶見種。
瀕危珍稀魚種中華鲟最早的發現地就在珠江,但最近一次在珠江見到中華鲟,已經是16年前。而珠江原本的主人——青、草、鲢、鳙四大魚種,也集體“失蹤”。
實施休禁漁期制度,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捕撈強度,減少對生物産卵群體和幼體的損害——保護了魚媽媽和魚寶寶,才能保證魚類的永續發展。
實施休禁漁期制度,能夠有效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對不少瀕危水生生物種群來說,休漁禁漁期為它們的生息繁衍提供了最好的環境。
魚變多了、長肥了,漁民在休漁期之後收獲到的漁獲自然更大更多。南海休漁20年,不少漁民逐漸提高了資源環境保護意識,從“要我休漁”轉變為“我要休漁”。
雖然休禁漁期間要一忍口腹之欲,但為了環境資源的永續發展,三個月的等待也變得值得了呢!今年的休漁期轉眼就要結束了,下周開海,吃貨們,胃和錢包準備好了嗎?
【記者】黃進
【實習生】楊錦英
【校對】藍淑茹
【作者】 黃進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