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不忌口, 醫生跟着走;吃藥不忌嘴,大夫跑斷腿。忌口是中醫緻病的一個特色,幾千年流傳下來,雖然有些并不能被現在的生物化學和藥理學證明,但總歸有道理的。
常見的中藥忌口有:
服用甘草、蒼耳、烏梅、桔梗、黃連、吳茱萸等藥物時忌食豬肉;
服地黃、首烏時忌食蔥、蒜、蘿蔔;
服丹參、茯苓忌食醋;
服蒼術、白術忌食桃、李子;
服土茯苓、使君子忌飲茶;
服荊芥忌食蝦、蟹等海鮮類食物;
服厚樸忌食煎炒豆類;
服人參、黨參忌食蘿蔔,因為蘿蔔有消食、化痰、通氣的作用,而人參、黨參是滋補性藥物,兩者同時服用會使滋補的作用降低。
關于「發物」
在中醫理論中,發物有6種,如姜、蒜等發熱之物,蝦、蟹等發風之物,發物要不要忌口,這個要看情況,忌口的問題是相對的,不能傷風感冒來了什麼都忌,這是民衆對忌口的誤解。例如哮喘患者,平時可以無所顧忌地随便吃喝,而在哮喘發作期間,蛋、牛奶、魚蝦等高蛋白食物卻成了加重病情的發物,理當忌口。
但現在民間流行的忌口擴大化了,不是忌,而是變成了禁。一般來說,需要忌口的食物是指燒、烤、熏、腌、黴、泡的食品,即使這類容易緻癌的食品也不是絕對不能吃,少吃完全可以,沒有絕對忌口的食品。
現在流行的忌是「禁止」,連雞蛋也成了發物,這是沒有道理的,從《黃帝内經》到《金匮要略》到《飲膳正要》到民間秘方驗方偏方,雞蛋都是大補之物,甚至有一些抗癌驗方中有雞蛋的身影,如全蠍雞蛋、班蝥雞蛋。要知道,從中醫發展曆史來看,忌口的本意是指在熱性疾病的時候不能吃發熱類的食物,并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說法。
更多健康内容,請微信搜索公衆号“蜜糖罐育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