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兵馬俑全部都是土黃色的,甚至如果哪件兵馬俑的仿制品被做成了彩色,我們都覺得它“假”得離譜。但是,兵馬俑一開始确實都是色彩缤紛的,我們今天看到的土黃色,是因為發掘時沒有經過良好的保護而造成的褪色。今天,國史君就來講一講兵馬俑的顔色。
彩色兵馬俑
當年,兵馬俑在燒制完成後,都有專門的工匠進行了着色處理,然後才被埋入地宮之中。1985年,由于一号坑的考古過程中曾經出現陶俑失竊的現象,這場搶救性發掘暫時中止。在停止發掘後,中國的研究院曾經和德國文物保護局的專家一同研發出了一種PEG防腐劑,用來保護新出土的兵馬俑的顔色。所以,最新發掘的兵馬俑都可以長期以鮮豔的彩色示人。
為什麼掉色
兵馬俑被埋藏在封閉的環境中,但是由于曆史上秦始皇陵曾經遭受過多次盜挖,原來封閉的環境被破壞,當空氣進入殉葬坑之後,兵馬俑表皮上的色彩經過氧化,就會漸漸剝落。在上世紀進行搶救性發掘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将埋藏在泥土中的彩色陶俑取出,可惜它們身上的彩漆基本上在15秒之内就開始卷曲,四分鐘之後就剝落殆盡。
兵馬俑的顔色
兵馬俑身上的彩色分為兩層,一層是褐色的有機底層,然後才是最外面的彩色。紅、綠、藍、黃、黑來自于天然礦物質,而紫色和白色則為人工合成。兵馬俑身上用的紫色被稱為“中國紫”,因為迄今為止還沒有在自然界中發現過這種顔色。
1997年,中德合力研究出了能顔色脫落又能将色彩加固的技術,而且能夠全面保護整個兵馬俑。從當時至今的20年時間内,兵馬俑身上的顔色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