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所有學生都要面對的終極難題,随着學生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大學生已經堪稱“白菜價”,毫無經驗的畢業生想要找到滿意的工作真是難上加難。
尤其是近幾年來受到疫情的影響,就業市場也是動蕩不安,很多學生已經不奢求高薪好工作,隻希望能夠找一份安穩有保障的工作,因此像公務員、事業編這種“鐵飯碗”就變得更吃香了。
而考公的隊伍中除了大學生之外,還有很多職場打工人,隻要還有報考的機會,就會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去參與競争,但是同樣都是考公,20歲上岸和30歲上岸的前途可差不少呢!
公務員晉升年齡表公布,同樣都是考公,20歲和30歲的前途可不一樣衆所周知考公難但晉升更難,很多人辛苦工作十幾年也還達不到想要的級别,給人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就算這樣也攔不住學子們考公的熱情。
但是同樣都是考公,20歲年齡段的和30歲年齡段的學生上岸後的前途可不一樣,從公務員的晉升年齡表就能夠看出其中的差距。
如果大學生剛畢業就考公,那麼基本上25歲左右就能上岸,就算讀完碩士再考公也能趕在30歲之前進入體制内,那麼學生就可以擁有更長的發展空間。
如果從進入崗位後就一路“綠燈”地晉升,從普通的科員到副科級再到正科級至少需要6年左右的時間,如果中途再遇到點坎坷的話還要更長時間。
那麼剛畢業的大學生勉強能在30歲左右達到這樣的标準,而此時正是要能力有能力要經驗有經驗,還有大把的時間,所以自然就容易得到重用,以後發展的機會也更多。
但是如果30多歲才上岸的話,按照同樣的發展軌迹走下去,那麼達到正科級的時候就在40歲左右了,直接進入了中年階段,和那些年輕人相比顧慮變多了,也缺少了些拼搏的勁頭,所以後期的發揮在那也就變得艱難,得到提拔和重用的機會就會減少了。
而且與職位相對應的就是薪資待遇,30多歲達不到正科級的話,日後就要面對拖家帶口的經濟壓力,所以隻要能力足夠,越早考公就能越早得到重用,薪資自然就水漲船高。
這隻是達到正科級的标準,如果再往上走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那麼正當年的年輕人獲勝的幾率就會大很多,所以那句“20歲考公當領導,30歲考公吃低保”也不無道理。
所謂“趁早不趁晚”,有考公想法的學生要趁早,其中的好處有很多可能在很多人眼中,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什麼社會經驗,對未來的規劃也不那麼清晰,所以等個幾年再決定是否考公比較好,但是所謂“趁早不趁晚”,雖然同樣都能上岸,但是考公越早帶來的好處就越多。
剛畢業的大學生雖然在工作經驗上是“小白”,但是他們沒有過多的負擔,而且身份還未完全轉換過來,學習的狀态遠比職場人要好,起碼心思比較清靜,更容易專心備考,上岸的機會也比較多。
而且很多編制崗位都願意招聘年輕人,甚至還有很多崗位面向應屆生,不僅可以好好培養還不用擔心身心跟不上工作,因此年輕就是本錢,他們能夠得到的機會也更多。
當然也不是說30歲的人不能考公,隻要有能力什麼時候考都可以,但是相比較而言可能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就會縮小,除非你能力出類拔萃,否則很容易籍籍無名,反而與自己的想法南轅北轍。
公務員晉升不同于考公,競争者能力更強,要想勝出必然要有“兩把刷子”能夠經過考公進入體制内的,都是能力十分出色的,所以晉升也是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要想在衆多優秀的競争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平步青雲”的機會,學生勢必要有自己的優勢。
即使進入崗位,學生也不能放松學習的狀态,在工作之餘也要進行深造學習,可以從學曆和專業水平兩方面入手,通過自學或者是線上程程去進行能力提升,學得越多将來的優勢越大。
當然除了學習之外,也不能忘了多到基層積攢工作經驗,既能夠曆練自己也能夠打好群衆基礎,為人民做實事總會被認可,同時還要與領導、同事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在晉升的道路上人際關系與能力同樣重要,所以這些都是學生要去努力提升的地方。
【筆者寄語】公務員确實是個“旱澇保收”的好工作,但是競争的激烈程度也會難住很多人,所以學生想報考就趁早,能夠有多一些準備和發展的時間,當然并不是說上岸了就可以“躺平”,隻有孜孜不倦地學習和進步,才能有晉升的可能,所以不管是備考的學生還是已經上岸,都不能放松學習的狀态,争取用學識和能力為自己的發展鋪路。
今日話題:你覺得哪個年齡段考公最合适?歡迎留言分享與讨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