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怕鬼而不是鬼怕人?我們為什麼每天都很焦慮?哦不,我并不打算談你沒錢的問題,這個話題以後再說,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為什麼人怕鬼而不是鬼怕人?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為什麼人怕鬼而不是鬼怕人
我們為什麼每天都很焦慮?
哦不,我并不打算談你沒錢的問題,這個話題以後再說。
我隻是想說,總有一些讨厭鬼在無事生非。他們看不見我們的成果,滿眼都是我們的毛病,成天雞蛋裡挑骨頭。
煩生厭,厭多了,你就焦慮了。
也許你擅長烹饪,你精心做了一道菜,吃的人第一句話卻是“有點鹹了”。你一定在想,你怎麼就看不到,這盤菜的選材、色調、裝盤,飽含了我多少用心和努力呀!
也許你喜歡幹淨,你花了一天時間打掃房間,把垃圾扔出房門。家人進門後,第一句話卻是“門口的垃圾袋都有味了”。你一定在想,你怎麼就看不到屋子裡有多麼幹淨呀,為什麼隻關注了外面呢?
你因此而苦惱,但你為了僞裝出自己從谏如流,心胸開闊,還不能因此而直接發脾氣。但不爽的情緒在潛意識裡不斷累積,内心焦慮感與日俱增。
終于有一天,某件類似的事情再次出現時,情緒爆發。但對方卻莫名其妙,因為他隻感覺到了這最後一件事情,卻對之前你“累積“的事情無感。
于是,事情的局面往往會變成這樣:你在暴怒中,他在委屈中,你的暴怒最終歸于厭惡,他的委屈也最終歸為厭惡,于是下面的事情就發生了:冷戰、絕交、老死不相往來。
我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往往就希望去分析他對你挑毛病“是否正确”。然而,任何一個問題都是由無數的偶然産生的必然,如果不将所有偶然全部分析清楚,那麼就不可能存在所謂“客觀上它是否正确”的問題。
因此,想要分析誰對誰錯,這就是個“形而上學”的問題,而所有的形而上學問題都沒有答案。所以,分析誰對誰錯永遠都是徒勞的,即便問題最終“解決”,那也是休戰,而不是和平,永遠不會有一方真正的滿意。這就是為什麼“清官難斷家務事”。
我們無法改變他這個現狀,但不爽的感覺是真真切切的。按照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的觀點,我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還是從自身入手吧。畢竟,我們的目标很單純,盡量減少因此而産生的焦慮。畢竟,活着還是要開心才對。
難道要像阿Q一樣自我安慰嗎?當然不是。當面對其他人的指責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你不會态度好點嗎?”
“你不會好好說話嗎?”
“你難道看不到好的方面嗎?”
“難道因為一樣沒做好,你就否認全部嗎?”
這往往是你面對責難時的第一反應對嗎?
其實并不是,你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他說的是對的。
什麼?你沒感覺嗎?好吧,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
一日,鄉村小教堂的神父正在準備吃午飯,村長急急火火過來向他忏悔:我今天又辦了件錯事,老王和老李打起來了,我因為跟老李關系更好,所以斷案時有所偏袒。
神父靜靜的聽着。
村長接着說:為什麼我總是犯這種錯誤呢?如何能夠正确的公正和義氣呢?
神父說:上帝曾經指點過你呀。
村長大驚:上帝從來都是靜聽忏悔,卻從沒有開口指導呀!
神父說:如果上帝不曾指點過你,你怎麼知道這樣做是錯的,而主動跑過來忏悔呢?
村長遇事時的第一反應是“義氣”,他自己是這樣覺得的。但他内心其實是可以明辨是非的。也就是說,他并不像他自己所想的那樣,隻想到了義氣,而是他内心已經想到了“公正”,隻是被“義氣”的強烈所遮蓋而不自知。
把話題說回來,當你面對指責時,你的第一反應究竟是“他說的是對的”還是“他态度不好”呢?
我想,看到這裡你已經明白了,并且正在對号入座。當你思緒平靜,内心掏空後,回憶起那些不愉快的往事,也許已經意識到,你的第一反應是“他說的是對的”。隻不過,你的第二反應過于強烈,把第一反應給遮蓋了。
争吵往往因此而起。因為挑毛病的人不存在你的第二反應,隻有第一反應才是你們之間的共鳴,然而第一反應被遮蓋的你沒有意識到這些,分歧也就産生,并且越發嚴重,導緻了開篇說的那一幕。
如何才能挖掘第一反應,減少憤怒的産生呢?
俗話說,人人心裡都有一杆秤。
王陽明說,心即理,緻良知。
稻盛和夫說,作為人,何為正确?
他們表達的都是同一個意思。真理不在外部“公斷”,而在自己的内心,内心所作出的第一反應都是準确的,這就是所謂的“人人都有良知”,也即“天理在我心中”,用心學的話說就叫做“吾性自足,無需外求”。
但為什麼我們總是感覺不到自己“良知”的存在?
并不是良知不存在了,而是因為有些東西遮蔽了我們的良知。它們是:欲望和閑思雜念。
你肯定會說,我就要求對方态度好點,至于上升到這個高度嗎?
你為什麼希望對方态度好點?因為如果對方态度不好,會泯滅你的努力付出,進而會讓你顔面喪失。歸根到底,你并不是在意對方态度不好,而是内心渴求對你勞動付出的認可,鼓勵,甚至是稱贊。而對方的反應恰恰相反,才會激怒了你。
你付出的勞動究竟是為什麼?
一盤好菜,是打算讓食客美餐一頓,還是受到食客的誇獎?
清掃房間,是為了讓環境整潔宜人,還是受到家人的誇獎?
一件工作,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崗位使命,還是為了領導誇獎,升官發财?
說到底,激怒你的不是他的态度,而是你的欲望沒有被滿足,甚至因為對方的言辭,讓你覺得自己的欲望越發的無法達成。
在欲望中,你已經忘卻了做事的初衷,在閑思雜慮中,你鑽進了牛犄角,才會越來越焦慮。
你不是沒有良知,而是良知被遮蔽了。你要光複你的良知,就必須去除你的私欲,摒棄閑思雜慮。這不是什麼大公無私,而是為了你自己能夠開心一些。
遇事時,先不要因對方的以偏概全或态度惡劣而憤怒。告誡自己先靜下來,然後挖掘自己内心的良知,用良知的第一感覺去判斷他說的對還是不對。如果是對的,那麼先考慮問題該如何解決和改善,此時你的怒氣自然就會平息下來,而關注焦點自然也就放在了更有意義的地方。
這就是所謂的“天理”,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精髓“緻良知”,這就是稻盛和夫哲學精髓“作為人,何為正确?”,這也是城主一直強調的“存在即合理”的原因。而“存天理”點燃前提則是“去人欲”。
“換位思考”也好,“設身處地”也罷,這些人人都信口拈來的成語,真正做起來卻難上加難。原因就在于内心良知總是被私欲所遮蔽,是非對錯被抛在一邊,隻關注了欲望所在。
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做到“緻良知”,能夠總跟着良知的第一感覺去行事,那麼他就會是一個溫文爾雅、平易近人、從谏如流的人,是一個被人人都歡迎的人。
“吾性自足,無需外求”。良知不是學來的,良知如同本能一樣,本來就在每個人自己的心中,就看你能不能發現它。所以,什麼天理、上帝根本不存在。天理就在你心中,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聖人從未有過,做到了“緻良知”,每個人就都是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