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專業遺囑機構中華遺囑庫得知,8月15日,中華遺囑庫正式推出“安心預囑”服務,市民可通過此項服務提前辦理生前預囑。
“生前預囑”是人們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識清楚時簽署的,說明在不可治愈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療護理的指示文件。
深圳首推生前預囑入法,衆人建議全國推廣
此前,今年6月23日,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修訂通過《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生前預囑首次寫入地方法規。這意味着,人們能提前決定自己臨終時的醫療手段,要求不做無謂治療,平靜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
此前,網易熱議榜有一條消息,引起許多人的議論:
89歲的老王長年累月患有嚴重支氣管炎,飽受其苦,發作後入院治療,渾身插滿管子,還要輸液,手被固定着了。呼吸機的作用下,他緩緩地醒過來,用手寫下“讓我死!”三個字。
但兒女害怕别人罵不孝順,堅持繼續治療。老人每次醒來,因為不能說話,就不停地用嘴型表示“讓我死,讓我死。”但兒女們無視老人的意願,給老人做了氣管切開術,來挽救老人的呼吸衰竭。
生前預囑則是為了減少這類臨終痛苦的發生,明确規定,收到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提供具備條件的患者生前預囑的,醫療機構在患者不可至于的傷病默契或者臨終時實施醫療措施,應當尊重患者生前預囑的意思表示。
條例中提到的醫療措施包括:
·有采取或者不采取插管、心肺複蘇等創傷性搶救措施
·使用或者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統
·進行或者不進行原發疾病的延續性治療等
深圳市将生前預囑寫入地方法規之後,有媒體曾就此做過街頭采訪,可以看到,街訪的4人當中,有3人認為這是“更為人性化”“更進步”的變化。
■圖/中國青年報微博
有媒體報道稱,深圳市生前預囑寫入法規後,有網友建議“在全國範圍内推廣”。
■圖/中新經緯
有媒體報道,近年來寫下生前遺囑的人數急劇上升。
■圖/澎湃新聞
而中華遺囑庫法務部主管湯婷婷介紹,随着“生前預囑首次入法”一事引起熱議,也有越來越多市民向中華遺囑庫咨詢預囑相關的信息。
■中華遺囑庫後台收到的關于生前預囑的咨詢/受訪者提供
當然,也有人表示,任何時候都難以接受放棄對親人的治療。
對于生命的讨論,從來都很難用二元選擇的“要”或“不要”去評判。就像網友說的一樣,而生前預囑的意義在于,面對臨終前的治療,現在提供一個新的選擇。
一旦生前預囑具有法律效力,則不需擔心醫生和家屬會随意更改,能最大化保護患者個人意願。
特定流程保證生前預囑有效
生前預囑涉及諸多法律和醫學專業概念,因此需要患者簽署生前預囑前,相關機構要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服務。
《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修訂稿對生前預囑的流程有明确規定,要求生前預囑需要“經公證或者有兩名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且見證人不得為參與救治患者的醫療衛生人員”,可以采用書面或者錄音錄像的方式。
據悉,中華遺囑庫的新推服務中,安心預囑辦理流程與遺囑辦理流程基本一緻。具體流程為:前期溝通、簽署委托協議、起草預囑草稿、确認草稿、預囑登記、入庫保管、提取使用。
■正在進行遺囑登記/受訪者供圖
中華遺囑庫法務部主管湯婷婷介紹,遺囑多處置身後财産,是單方面的法律行為,很多時候對于“形式要件”的審查相當嚴格,隻要遺漏或者是弄錯一個地方都可能會導緻遺囑無效、進而就是辛苦了一輩子的财産旁落他人或者引起無休止的家庭糾紛。
生前預囑影響的則是自己最後一段時光的安甯。一旦預囑有瑕疵或無效,極有可能抱憾而終!
不管是“遺囑”還是“預囑”,都建議大家在訂立時慎重選擇,提前規劃,做到為自己不留遺憾、為家人不留麻煩。
據悉,中華遺囑庫在深圳開通此項服務以來,已幫助36名市民表達自己的預囑意願。
■遺囑證
上海從今日起,開始生前預囑的辦理服務,據中華遺囑庫江蘇中心主任黃海波介紹,目前,此項業務的收費是根據方案來的,根據市民的需求難易程度協商。
辦理成功以後,中華遺囑庫将通過《預囑登記證》、預囑統一查詢平台、預囑與醫療機構對接通道等多項保障機制保障預囑發揮作用,提升生存質量,維護生命尊嚴。
黃海波介紹,“安心預囑”服務由深圳開始,逐漸向全國鋪開。對于深圳以外城市市民而言,有生前預囑是一個依據,指導家人和醫生,患者自己決定臨終時實施的醫療措施,而不是家人決定,最後出了問題不會連累家人。
當然,生前預囑并非一成不變,簽署人可以随時更改預囑中的内容,也可以撤銷之前的預囑,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于從介紹——
在最後那個關頭,可能還有幾個小時,患者又突然改變了,又想搶救了,是可以的!
生前預囑可以變更,隻要有公證人就可以改變。
■圖/中國青年報微博
律師建議:可參照遺囑或法定程序訂“生前預囑”
目前,除深圳經濟特區以外,并沒有“生前預囑”的明确相關法律法規等規定,上海市民辦理生前預囑有作用嗎?
記者就此采訪了上海巨明律師事務所陳怡婷律師。
陳怡婷表示,目前,并沒有《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以外的其他明确的全國性法律法規等或者其他地方性法規、規章等對生前預囑的法律效力做支持。
但是在業界有一些法學專家和醫學專家認為,生前預囑在國内應該是合法且被醫療界認可的。
所以在上海訂立“生前預囑”是否有法律效力有待商榷。根據實踐中不同情況,有不一樣的結果。
那麼,一個人想要自行決定病危時候的醫療救護,要怎麼做呢?
陳怡婷建議,如果自己有所需求并希望對自己最後的時光有所安排,可以參照立遺囑的方式和程序或者是參照《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中的法定程序訂立一份“生前預囑”并能主動告知親屬自己最後的意願和該份“預囑”。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王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生前預囑是安甯療護的重要環節,生前預囑首次入法,深圳進行了制度性的探索。事實上,上海安甯療護工作已有30年之久,上海市政府對于疾病終末期患者及家屬的服務早已有之。
安甯療護,又稱臨終關懷,關注的是全生命周期“最後一公裡”的生命質量和尊嚴,通過多學科團隊協作幫助患者和家屬緩解生理的痛苦、撫慰心理的哀傷,是醫學與人文的高度融合,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
目前,上海安甯療護服務已在全市各級醫療機構普遍推行。去年年底,上海市衛健委授牌,上海市安甯療護服務管理中心正式成立。
■圖/上海市衛健委
如陳怡婷律師,以及更多網友所言,希望我國能加速“生前預囑”全國性法律法規等的落地,讓每一個人直到最後一刻都能捍衛自己的生命權和身體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