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禮儀源頭于民間的風俗習慣,當一個地域的風俗習慣被人們認同且習以為常時,就開始約定成俗,經過歲月的積澱,經過不斷的(打磨改良)進程升華,就演化(衍生)形成了地域性的“民俗禮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十裡鄉俗不同”。
“民俗禮儀”大緻可分為:“社交禮儀”、“婚俗禮儀”、“喪俗禮儀”三部分。受當地風俗習慣的影響,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習慣成自然的遵守着。當地的民俗禮儀即便是有外地人來,他也要“入鄉随俗,客随主便”,這也是民俗禮儀的要約。“社交禮儀”廣泛地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周圍,社會交往公關接待無處不在的文明用語,能使社會變得和諧文明。人與人之間出于文明禮貌,受社交禮儀的約束,互相都有文明的稱謂,沒有不帶稱呼“白搭話”的,“白搭話”者被斥以無禮貌,若求助于人,則難以成事。所以就有:“出門三輩低,三句好話當錢用”的說法。再比如:春節後見面道一聲“過年好”,有節日來臨祝一聲“節日快樂”,就是平常見面都要問一聲“吃了沒”。在學生時代,稱呼傳業授道答疑解惑者為“老師”(舊時稱先生),工作以後稱呼傳授技藝者為“師傅”,工作單位裡,稱呼領導姓氏加職務,年長者之間互稱:例:“老王、老張”,稱年青人為:“小王、小張”,年青人稱年長者:“王師、年齡再大一些,且有成就者則稱:“王老、張老”。我們司儀之間互稱“老師”,其實誰也沒教誰什麼,這是出于同行中間的尊重和禮貌。文化藝術界的年長者都被稱為“老師”,哪是因為他們的藝術作品授教于人。民間還素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說法,這也是文明禮儀的體現。例:我76 — 79年任三年村民辦教師,學生遍布全村,現如今不管是在外的在家的還是出嫁的,見面均以老師相稱(他就改不過口)。人與人的交往還表現在禮節上,比如講究:處事有禮貌,即:“來有應聲,去有回語”;處事有回複,即:“成與不成給句話”;處事有誠意,即:“應人是小,誤人是大”;處事有交節,即:“交一節,過一禮”;處事有果斷,即:“幹淨利器,瓦刀泥壁”;民間借貸,即:“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人們還把這些重交節的人稱為“好漢”,為此就有:“硬挨好漢一刀,不和二目狗子相交”。人際交往走親訪友則嚴格的遵守着“禮尚往來”,已成為人與人之間關系交往的紐帶橋梁。親朋好友之間的禮尚往來,主要體現在“婚喪嫁娶,大事小情”:說一聲祝福,送一個人情,道一聲問候,捧一個人場,互相關照,相互提攜,都源于血脈的親情,誠摯的友情,都歸結于民俗禮儀的“禮尚往來”。一年四季的迎來送往:外甥給舅拜年,舅給外甥“送燈”;女兒給父母“看忙”,父母給女“送粽子”;女兒給父母“送月餅”,父母給女“送柿子”,民間的“過會”則你來我往,親戚越走越親,朋友愈交愈鐵。民間的約定成俗:再比如看望病人必須是上午,這也是人際交往的範疇,人們迎着朝陽,在太陽上升時段送去“早日康複”的祝福:吉利!下午太陽下落有回歸的意思,升就比落好。這大概就是上午看病人含義。這個查不到文字記載,這是風俗習慣約定成俗,作為一名民俗禮儀研究會的成員給出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待讨論,是職責所在。神話傳說民間傳說是民俗禮儀的源頭,但他僅僅是傳說,當作故事聽聽還可以,具體到現實中的每一項民俗禮儀:能查到文獻文字記載的,以文字記載為準,查不到的以合情合理的解釋為參考。還有社交禮儀中各種高雅的稱謂,也是民俗禮儀文化的積澱,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婚俗禮儀”:結婚是人生的大事,由于現行的是女到男家婚居制,結婚過程中的迎娶、親送、進門、交拜、謝客、敬酒等無不貫穿着“婚俗禮儀”。一對素不相識的青年男女,或經人介紹或自由戀愛,都要先經過一個相識相知訂婚的過程,古代的“三書六禮”在此依然清晰可見。由于地域的不同,其結婚的大概禮儀環節是:1.祭祖出發,2.擠門娶親,3.迎親進門,4.祭拜禮成,5.禮謝大廚,6.宴席謝客,7.宴席敬酒,8.親家座談,9.娶客送客,10.雙方互迎。除此之外,還有以下細節的風俗禮儀:新郎先一天上墳,娶親當天衣袋裝一團棉花,新娘當天不穿短,門口外放置兩束谷草,七娶八送,下三封書,頂蓋頭,不踩娘家土,撒買路錢,打醋灘,撒核桃棗,四拜入洞房, 拜竈君,攪勺把,踩四角,挑蓋頭,吃鹽飯,拜廚師,交杯酒,舅家披紅,交鑰匙,回門等,随着社會的進展,歐式婚禮的引入,中式傳統婚禮的回歸,集體婚禮的淡出,不難看出人們對婚俗禮儀的重視。
“喪俗禮儀”:人的生死是自然規律,辛勞一生的人平安降落,為了尊重逝者告慰生者,其中的禮儀也倍受推崇。回眸一生:人出生時,雙拳緊握,放聲大哭,人去世時,雙手松開,親人放聲大哭,有教會解釋到:人生何其苦,苦在人生路,新出生的人想到要和辛苦的人生路抗争,不由得悲從心起,緊握雙拳放聲大哭;去世後,無牽無挂,雙手松開,解脫了,活着的親人想起自己還要在辛苦的人生道路上繼續抗争,也不由得悲從心起,放聲大哭。其實科學的解釋是:新生兒受外界溫度的刺激神經收縮,雙拳緊握,放聲大哭是呼吸系統的建立,親人痛哭是對逝者的懷念,也是尊重逝者的禮節。人去世後,為了尊重悼念逝者,治喪期間的常見風俗禮儀有:長子報喪,制期單, 親戚化紙,鄉友吊唁,入殓,祭奠,追悼會,送葬,守孝、頭七,三七,五七,周年,三周年,立碑,脫孝。随着社會的發展,殡葬改革,推行火化,薄葬厚養已成趨勢。
民俗禮儀是曆史的産物,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傳統文化的積澱,民俗禮儀是當地禮儀文化的縮影,是民間接人待物的最低行為規範,他是做人處事的基礎标準,他反映了地域民俗文化,他為構建和諧社會,創建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奠基鋪路。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幾千年燦爛的文明曆史,孕育出的民俗禮儀遍布神州大地,滲透在民間的各個角落,滋潤的各族人民淳樸善良勤勞智慧。
曹西平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