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我國範圍内有衆多的傳統節日,為歡慶這些傳統節日,更為普通百姓能記住這些傳統文化習俗,自然就形成了固定的法定公衆假期,一系列的假期就有春節、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等等。端午節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身在何方,炎黃子孫都會刻骨銘心的記住,以至于舉行極其豐富的慶祝活動,彰顯端午節的特殊意義,說到端午節,不禁有人會問,端午節究竟起源于什麼時候?有什麼傳統的民俗習慣?實際上,端午節的習俗習慣有很多,而這一習慣人們平時都可能經常做,即便不是端午節當天。
首先談談端午節的由來和起源時間,據說端午節的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最為人贊同的當屬于屈原投江之說。說法一,伍子胥是吳國夫差的臣子,助吳伐楚并攻破楚國都城,後又助阖闾之子夫差打敗越國,但受夫差猜忌自裁,五月五日沉入江底。說法二,東漢曹娥的父親溺于江中,曹娥嚎哭終日,在五月五日投江救父親的屍首,被傳為佳話。說法三,介子推說,據傳寒食節與清明節由來傳說的主角,同時也是端午節的由來人物。說法四,屈原投江之說,楚國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在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後,無力回天下留下絕筆信,在五月五日投江而亡,後世人為紀念屈原大夫,将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定為端午節,沿襲數千年,這也是最為世人信服的說法,所以普遍人認為端午節起源時間為約公元前278年,但也受到曆史學家的質疑。
其次端午節有哪些傳統民俗習慣呢?就包括以下的部分民俗習慣。
習慣一,劃龍舟比賽。古時盛行于吳、越、楚,現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端午節當天,每個村落都會龍舟競渡,賽出冠軍,以求風調雨順,事事如意。
習慣二,挂艾草與菖蒲。艾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以驅除蚊蟲,更被人們譽為擋煞神物,在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挂上一紮艾草和菖蒲。
習慣三,端午食粽。粽子俗稱籺,分為“鹹粽”和“甜粽”兩大類,而我國南北各地的粽子又有區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将之解釋為“蘆葉裹米也”,顧名思義,粽子通常以蘆葉為外層包裝。
習慣四,草藥水(沐蘭湯)。即在端午節那天,人們就會煮草藥水洗澡,而洗草藥水可治皮膚病,驅除黴運。習慣五,五色絲線。習慣六,打午時水。習慣七,鑄陽燧。習慣八,浸龍舟水。習慣九,放紙鸢,即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緊拉系在上面的長線,借助風力将其升至天空中,而這個習慣人們平時都可能做,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人們。
更多精彩,私信小編,點關注哦,關注微信公衆号小松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