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
模塊就是從邏輯上将系統分解為更細微的部分, 分而治之, 複雜問題拆解為若幹簡單問題, 逐個解決。
耦合主要描述模塊之間的關系, 内聚主要描述模塊内部。 模塊的粒度可大可小, 可以是函數, 類, 功能塊等等。
耦合
模塊之間存在依賴, 導緻改動可能會互相影響, 關系越緊密, 耦合越強, 模塊獨立性越差。
比如模塊A直接操作了模塊B中數據, 則視為強耦合, 若A隻是通過數據與模塊B交互, 則視為弱耦合。
獨立的模塊便于擴展, 維護, 寫單元測試, 如果模塊之間重重依賴, 會極大降低開發效率。
内聚
模塊内部的元素, 關聯性越強, 則内聚越高, 模塊單一性更強。 一個模塊應當盡可能獨立完成某個功能,
如果有各種場景需要被引入到當前模塊, 代碼質量将變得非常脆弱, 這種情況建議拆分為多個模塊。
低内聚的模塊代碼, 不管是維護, 擴展還是重構都相當麻煩, 難以下手。
接口設計原則
好的接口應當滿足設計模式六大原則, 很多設計模式, 框架都是基于高内聚低耦合這個出發點的。
- 單一職責原則:一個類隻負責一個功能領域中的相應職責。
- 開閉原則:一個軟件實體應當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閉。
- 裡氏代換原則:所有引用基類(父類)的地方必須能透明地使用其子類的對象。
- 依賴倒轉原則:抽象不應該依賴于細節, 細節應當依賴于抽象。 換言之, 要針對接口編程, 而不是針對實現編程。
- 接口隔離原則:使用多個專門的接口, 而不使用單一的總接口, 即客戶端不應該依賴那些它不需要的接口。
- 迪米特法則: 一個軟件實體應當盡可能少地與其他實體發生相互作用, 例如外觀模式, 對外暴露統一接口。
舉幾個栗子
外觀模式
為系統中多個子系統提供一緻的對外調用, 對客戶端隐藏子系統細節, 降低其與子系統的耦合。
橋接模式
JDBC中的把面向廠商的接口(Driver)和面向使用者的API(DriverManager)做了拆分隔離。
// 開發者隻需要關注JDBC API, 無需關注不同數據庫Driver接口實現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name, password);
橋接模式參考:橋接模式(Bridge)
适配器模式
引入第三方庫(hibernate, log4j), 不應該直接在代碼中繼承或者使用其實體類。
需要抽出上層統一接口, 然後增加實現類, 對外暴露接口。
// 代碼與log4j強耦合, 不推薦 org.apache.log4j.Logger.getRootLogger().info("info"); // 底層可以随意更換log框架 FRLoggerFactory.getLogger().info("info");
end: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點贊轉發,你的支持就是我更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