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文化制定的定義:“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
數一數,這句話正好30個字,全世界最短,而且好像不能再短了。對于這個最短的文化定義,我需要做一番解釋。我們還是回到前面講起過的跨國婚姻的離異事件,我始終認為這樣的事件觸及了文化的深層本性,關系到一個人的安身立命,遠比幾句古詩、幾件文物更關系到文化的要害。
文|餘秋雨
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
例如,我知道一種跨國婚姻的最初的裂縫是怎麼産生的。男方是中國人,女方是美國人,原來是大學同學,在美國結婚,在美國國日子。女方很好,一點也不苛刻,但是實在不理解,丈夫為什麼每年的清明節都必須回國回家來掃墓。她想,工作那麼繁忙,又并非是長假期,路途那麼遙遠,何必年年如此。
但男方想的是,父母已經年邁,好像來日不多,弟妹衆目睽睽,我不能不回來。這中間就觸及了中國人的一個核心的精神價值,那就是親情倫理;而且每年必須在那個時候回來,又變成了一種習慣的生活方式。這都是女方難以體會的了。
舉了這個實例,讓我們再讀一下我的定義,就非常好懂了。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他們夫妻因文化差異而離異,也就可以理解了。由這個實例生發開去,大家想一想,哪一種文化不牽涉到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呢?
從根源上說,我們遙遠的祖先,不管是擇水而居,還是狩獵為生,開始都隻是為了生活,但是當生活穩定成為習慣的時候,也就變成了生活方式,而方式就是文化。在一定的生活方式當中,人們逐漸地會處理自己與天地的關系,與家屬的關系,與同夥的關系,那就出現了精神價值。精神價值一出現,文化就有了主心骨。
曆史發展到今天,如果要問什麼是中國文化?比較清楚的回答是,中國人形成了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例如,儒家倫理、詩詞歌賦主要屬于精神價值,八大菜系、中醫中藥主要屬于生活方式,加在一起就成了中國文化的最佳組合。
在中國文化的大盤子裡還分很多地域文化。譬如,什麼是山西文化、什麼是上海文化。同樣,那就是山西人、上海人也形成了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進一步問什麼是80後的文化、90後的文化,同樣是指幾個年齡層的人所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
我發現倒是很多文化學者固守的文化,恰恰是把文化應有的生命幅度放棄了。他們往往是,對上不問鼎精神高度,對下又看不起衣食住行,在故作艱深的咬文嚼字當中,做着小文化、私文化、我最短的文化定義,可以幫助他們重新出發。上精神之田,入生态之地,以新的活力創造新的文化。在我看來,這是一次本意上的文化解放。
文化的最終成果
說到這裡,我隻是停留在這個定義的上半句,也就是變成了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現在要講下半句,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變成習慣的精神夾着和生活方式,經過長時間的沉澱,一定會結晶出一個東西來,這東西就是集體人格。人格指的是一個人的生命格調和行為規範,集體人格是指一批人在生命格調和行為規範上的共同默契。這種共同默契不必訂立,而是深入到潛意識當中成為一種本能。
這個學術深度最先是大家熟悉的弗洛伊德創建的,他提出的集體無意識已經打下了一個基礎。更重要的是他的學生和對手榮格,明确地提出一切文化的最終成果是人格。他又說,對于人類各民族而言,更重要的是各民族的集體人格。榮格以歌德為例,他說歌德創造的浮士德就是德意志民族集體人格的象征。這種集體人格是由文化沉澱出來的,因此早就存在,歌德隻是把它寫出來罷了。所以榮格寫了一句著名的話:不是歌德創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
說到這裡,你聽起來是不是覺得有點艱深?那我們就不要跟着艱深下去了,回到比較簡明的叙述上來。榮格的意思是文化的最後成果不是作品,而是人,而且是群體性的人。這種群體性的人可以尋找一個象征體,譬如浮士德。說得更通俗一點,中國文化的最後成果不是一大堆書,而是一大批人。也就是說,中國文化的最後成果,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按照上面的分開的說法,山西文化的最後成果是山西人的集體人格,上海文化的最後成果是上海人的集體人格。
榮格關于集體人格的說法,被一個比他小六歲的中國人聽到了,那就是魯迅。魯迅也希望為中國人尋找集體人格,那個時候他把它翻譯成國民性,他找到了一個國民性的象征體那就是阿Q。除了阿Q之外,魯迅還寫了《孔乙己》、《藥》《故事新編》等等作品,他在尋找國民性,也就是尋找中國人的集體人格,這一點中國現代作家中沒有一個比得上,他是一個真正懂得文化深意的中國現代作家,可能還是唯一。
大家一定會問魯迅所尋找到的阿Q、孔乙己這樣的國民性、這樣的集體人格,都包含着很大的負面性質,确實這也是魯迅對中國文化的嚴厲解剖。因為按照榮格的理論,阿Q、孔乙己他們,正是由中國文化沉澱出來的結晶體。魯迅明白,改造國民性,提升阿Q、孔乙己等人的集體人格,才是中國文化的出路。
那就可以簡單地概括一下了:中國文化的最大成果是中國人,中國文化的首要任務是提升中國人。如果中國人真的提升了,中國文化也就是真正的偉大、完成了使命。
人格的理想模型
我在舉世最短的文化定義中,包含進了三個關鍵詞,那就是精神價值、生活方式、集體人格。這三個關鍵詞是這樣的,第三個關鍵詞——集體人格,是前面兩個關鍵詞的成果。這麼一說,這個定義雖然很短,内容卻很豐富。
我的思路來自近代,特别是受益于榮格這位瑞士的心理學家。但是我必須立刻說明,榮格的學說來自于他對古代智慧的吸取和消化。例如在古代中國,很多智者已經明白文化的标志和成果都是集體人格,雖然他們沒有這麼表達,但意思很明白。他們比魯迅樂觀,因此很早就提出了集體人格方面的一系列理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儒家。他們在治國平天下方面提出了很多主張,但千萬主張背後卻隻有一個主張,那就是要大家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君子和小人是兩種對立的集體人格,孔子把他們放在龐大的文化課題的起點和終點上,足見它與現代國際的文化觀念遙相呼應。
我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和哈佛大學演講的時候,都把中國文化概括為君子之道,獲得了聽衆的認同。君子确實是中國文化對集體人格的重大理想模型,類似的人格模型世界各民族都有,但是互相之間又很不相同。
例如,有的文化把先知作為人格理想的模型,有的文化把巨人當作人格理想的模型,有的文化把紳士當作人格理想的模型,有的文化把武士當作人格理想的模型,而中國文化的人格理想模型,則完全不同,是君子。這是中國文化的本性和秘密。
當然在中國文化當中,把君子作為人格理想模型的,是在中國占主流地位的儒家,與儒家相依相存的還有佛家和道家。佛家的人格理想模型是覺者,覺悟的覺;道家的人格理想模型是真人,真假的真。于是君子、覺者、真人互相呼應,又互相彌補,構成了中國集體人格的系統,也就是中國文化的完整實現系統。
到這裡,我把文化定義講完了,由這個定義得出來的君子人格,覺者人格和真人人格,我以後會——詳細地講述。
概述一下:
第一,必須再複習一遍我所議定的最短的定義,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
第二,作為組成文化含義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在早期時間順序上,是生活方式在先,精神價值在後。但當精神價值一出現,文化就有了主心骨。
第三,這個文化定義的精華是集體人格,這個概念取自瑞士心理學家榮格。集體人格這個概念出現,使文化找到了終極歸集點,那就是人。
第四,中國最早以創作來實踐榮格的觀點的是魯迅。他通過阿Q等形象對國民性的解釋,就是對集體人格的探索,促進了文化的本義。
第五,其實儒家學者早就把中國文化的目标與人格理想相連,因而建立了君子之道,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内容。與君子理想互相共存的,還有佛家的覺者理想和道家的真人理想,共同組成了中國文化的宏大内涵。
今天的概括就這五點。文化的定義解決了,我們也就越過了恩格斯所說的布滿荊棘的沼澤地,接下來就可以在平坦的開闊地上,痛痛快快地來講述中國文化了。
講述中國文化,首先必須有全球視野,所以你明天即将聽到的,是全球視野中的中國文化。這個題目很大,所以要講很多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