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整本書最主線的故事就是哈利與伏地魔之間不死不休的戰鬥,這既是哈利與伏地魔的戰鬥也是正義與邪惡之戰。《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伏地魔的長相的确是讓人背後發涼:蒼白的皮膚,身上沒有任何毛發,最可怕的是他居然沒有鼻子》……
讓我們看看原文裡對伏地魔描寫的變化:
16歲:黑玉般的長發;欣長且又消瘦的身體;還有細長的手指和高亢冷酷的笑聲。
18歲:有一段在博金·博克任職拜訪赫普茲巴·史密斯時,他就簡簡單單穿了一件黑色的袍子,頭發比在學校時長了一點,面頰消瘦,不過這一切都很襯他,讓他顯得比以前更英俊了。
10年後:當伏地魔拜訪鄧布利多的時候就已經不再英俊,他死人一樣蒼白的臉看起來像蠟一樣古怪的扭曲着,眼白似乎永遠充着血。
從最一開始,《哈利波特》的标簽就一直是兒童文學,兒童是一個人成長中是非觀的重要養成時期,所以,為了兒童正确三觀的養成,最大的反派一定不能好看。
根據整個系列的書籍及電影來看,伏地魔是不是真的需要一張帥氣的臉,其實他一點也不需要,因為他是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他是黑巫師的金字塔頂端。他的手下呢?他的追随者們自稱“食死徒”,“食死徒”是什麼,是以吸食死亡為生的無法無天之徒,他們手段殘忍暴戾,無節制虐殺,散播恐怖咒語,所有與他們作對隻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
這裡插入一個小知識,你知道嗎,在二戰時期,希特勒對當年納粹軍服的要求也是盡可能要體現帥這個字,好方便征兵,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納粹軍隊,當年希特勒顯然抓住了人們“好色”的心理,于是納粹拍攝出的廣告圖,至今讓人驚豔。當然,驚豔是一回事,當年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做出的各種慘絕人寰的事情也絕不可因為他們的顔值就讓人饒恕。顔值固然重要,但是絕不可因此而忽略人的内在美,内在美與外在美同樣重要。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于“保持”,為什麼明明在伏地魔的少年與青年時期他還說那麼帥的,可是為什麼最後出場時卻變得那麼醜了呢?
伏地魔之所以變成了那個樣子是因為他無節制地使用黑魔法,黑魔法自古都是邪惡的象征。此外,大家應該都知道哈利波特中有七個魂器,每一個魂器的制作都要殺人,且要以分裂靈魂為代價,而伏地魔,制作了七個魂器。在第四部火焰杯的末尾,伏地魔重生了,人不人鬼不鬼的他殺死了無辜帥氣的塞德裡克,這又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啊。
羅琳阿姨至始至終想通過伏地魔的來表達的都是一味的追逐權力和長生注定會帶來自身的毀滅。所以各位哈迷們也沒有必要去看那些穿越過去感化帥氣的伏地魔類似的同人小說了……我們要永遠保持内心的善良與正義。
其實小編覺得馬爾福的選角是一個意外,可能羅琳阿姨是真的沒有想到這個角色會這麼受歡迎吧。不過盡管在前幾部中馬爾福是在伏地魔還沒出現時一個反派的代表人物,可是在最後的決戰之時,馬爾福一家的表現其實并沒有那麼反派,關于這個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細講,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喲。
對了,之前那篇有關鮮為人知的人物結局的系列,媛仔有一個新想法,就是把這個系列改成在《哈利波特》相關文章的末尾加一個這個彩蛋,大家覺得怎麼樣呢?在下方留言講出你的看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