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這個春節假期很不一般,幾乎都是待在家裡。
閑來無事,追了幾部劇,又回看了春晚。
春晚小品《機場姐妹花》讓我印象深刻。宋祖兒首次出演春晚小品,可愛俏皮。與金婧搭檔的地勤姐妹各有特色。
喜劇演員金婧的表演可圈可點。表情豐富誇張,妙語連珠,雖然長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女,但卻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1
黃曉明一出場,黑超配雙排扣大衣,簡直就是明星走機場的标配,妥妥地男神範兒。
摘掉墨鏡的那一刻,似乎歲月對他格外的恩賞,沒有中年大叔的油膩感,依舊五官俊朗。那一口流利的灌口煎餅,讓觀衆忍不住拍手叫好。
在小品的最後,黃曉明跟自己的姥姥視頻通話,告訴姥姥今年過年不能回家了。姥姥一個勁兒地問:你是誰呀?他說:我是明明。姥姥順口說出:你什麼時候回家過年呀?我給你包了你愛吃的鲅魚餡兒餃子。
說完又繼續問:你是誰呀?每一次黃曉明回答完,姥姥都會問上一句:你是誰呀?
顯然小品中的姥姥記憶力已經衰退,記不清給她打電話的是誰?但她始終記得自己的外孫明明喜歡吃什麼?惦記着他什麼時候回家過年?
小品中的姥姥,何嘗不是生活中我們每個人身邊疼愛自己的姥姥(奶奶)。
02
小品看到這裡,從喜劇到煽情到淚流滿面,想起自己的奶奶。
奶奶已經離開我8年了,但每到春節,萦繞在自己腦海中的年味都與奶奶有關。
她是生活在農村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卻又無比的慈愛和善良。
奶奶會在大年三十之前準備好所有的年貨,做好春節期間的飯食。
炖豬肉,悶帶魚,各式小涼菜,扣肉蒸碗,炸豆腐炸丸子,都是奶奶的拿手菜。
印象中記憶最深的是大年三十,年夜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吃着奶奶做的12個大盤。中間放的是魚,預示着年年有餘。
小時候雖然家裡不富裕,但是特别有儀式感。每一年的各種節日,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元宵節。或是,二十四節氣,春分,秋分,冬至,到了什麼樣的節日就會準備什麼樣的吃食,這些奶奶都會記得,也會提醒我們吃上一口。
吃過年夜飯,奶奶開始包餃子。記得有一年家裡停電,在點着蠟燭的情況下,奶奶包了兩大竹排的餃子。
在奶奶包餃子的時候,我早已進入了夢鄉,12點的炮聲越來越響,震得我睡不着。我把頭鑽進被窩,緊緊捂住耳朵。
奶奶會搖着我的肩膀把我叫醒,眼前是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
我揉着眼睛說着不想吃,奶奶卻說:這是辭舊歲的餃子,吃一個也得吃。
于是我接過筷子,端起碗吃餃子。咬開一口:滿滿的餡料還流着湯,瞬間充滿整個味蕾。那種味道不僅是香,還有滿滿的愛。
03
多年以後,我吃過很多種的餃子,也自己包過很多次的餃子,卻再也沒有兒時那種味道,那種心境。總覺得世界上所有的餃子,都不及,奶奶包的餃子好吃。
奶奶在最後的一年裡腿腳不便,步履蹒跚。記憶力減退,但每到我回家。她都會給我買我愛吃的東西。
即使自己不能出門,奶奶也會給我錢,讓我出去買。每次離家時,奶奶都會掀開床墊,拿出壓在底下的錢。她害怕我不要,每次都說讓我幫她買吃的。
其實每次買回來的,都是我愛吃的。
奶奶看着我狼吞虎咽,她就會在一旁,一邊抽着煙,一邊笑。
仿佛我不在她身邊,從來都沒有吃飽過飯一樣。
04
過年,是一場人的遷徙。無論離家多遠,家,始終是我們最牽挂最惦念的地方。
在家裡,不光有各種家鄉的味道,還有在時光裡永遠等候你的人。
她的叮咛囑咐,唠唠叨叨,反反複複的碎碎念,已經印在你的腦海裡。每每想起,都覺得無比溫暖。
人總是在過年的時候,喜歡回憶過往。回首自己走過的路,遇見的人,和陪伴自己的那些溫暖的日子。
奶奶不在了,但記憶還在。她始終活在我的心裡,記憶裡。
就像電影《尋夢環遊記》裡面說的那樣: 也許我們無力阻擋時間的流逝,我們也必将與家人與愛人生死相隔。但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人類的記憶,便是對靈魂的延續。
愛的反義詞不是不愛,而是遺忘。當那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記得你,你才是真正的死亡。
在這樣一個特别的春節假期,我們會無比的珍惜親情,珍惜愛。
趁我們還有時間,在家裡多陪伴家人,聽一聽他們的唠叨囑咐,陪他們做做家務,聊聊天。
畢竟,時光步履不停。在親人離開之前,好好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每分每秒。
希望每一個家庭都和睦有愛,平安喜樂,一起共渡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