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公曆已經進入九月,但按照農曆計算,現在仍然是七月。
農村的七月有許多特殊的習俗,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月,因為這個月有農村非常重視的節日——七月半!
今天要分享的這個習俗,就和七月半有關,但除了七月半,還有3個特殊日子也需要做這個儀式。
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農村習俗——拜門口吧!
農曆七月初一,在農村看來這時候下面的門打開,逝者能夠回來看望自己的親人,順便接受親人提供的食物。
人們就會每頓飯開吃之前,先架上筷子,燒點之前,上點香祭祀一下親人後,再吃。
不過因為下面的門打開了,一些無人祭祀的逝者就會到處搶吃的,為了避免這些逝者進入家門破壞家裡的格局,影響生者生活。
所以在農曆七月初一這天開始,不僅要在家裡做飯祭祀逝去親人,還需要在門前擺放食物祭祀那些無人祭祀的逝者,這個過程就稱之為拜門口!
農村人家的大門上都貼着門神的,但一些窗戶沒貼,所以選擇在大門前用食物祭祀,也是對那些無家可歸逝者的尊重。
目的是讓那些正好路過的“好兄弟”吃點,照顧好他們的情緒,避免他們從其他地方進來打擾自己的生活。
不過一般拜門口的食物,也就是祭品,都不會太豐盛,因為隻是給那些無家可歸路過的逝者享用的。
相比,招待自己親人的食物就會好很多,農村大多時候都是過着清貧的日子,但在農曆七月,會格外注意,食物也會相對豐盛一些,目的就是招待好去世親人。
拜門口習俗大多隻在農曆七月初一那天進行,之後就不用了,但祭祀親人,卻需要一直進行到農曆七月十五,十五當天需要準備更豐盛的食物,舉行更隆重的儀式送去世親人,以及無人祭祀的逝者一起回到下面。
其實除了七月半需要拜門口之外,下面3個特殊日子也需要拜門口,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是非常喜慶的節日,但民間不管大悲還是大喜的日子,都喜歡和逝者分享,春節也是如此。
春節主要是除夕和元宵節這兩天需要拜門口,目的也是一樣的,希望以此讓家裡安甯和諧。
我老家一般是初二的淩晨進行儀式,需要準備豐盛的食物祭祀,還需要放鞭炮。
每個地方習俗不一樣,有的地方是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初二、十六這四天都需要舉行拜門口儀式,但我老家這些日子則不這麼做。
農村對于後事的料理是非常注重的,為了讓去世親人成功順利進入另一個世界,安詳地離開,在出殡時,也需要進行拜門口。
重點是先安撫好其他逝者,再将自家去世的親人擡出去準備下葬。
拜門口隻是第一步,之後遇到橋、岔路口等地方,還要進行路祭,目的也是在給親人鋪路,以免被其他逝者打擾。
在一些地方會有名為“八莊大道公”的紀念日,一般是九年輪莊大道會。
不過随着農村改革,輪莊習俗逐漸被遺忘,自然拜門口的習俗也不再進行。
還有的地方有下圭柔山與小坪頂「張尪公」老祖值年的說法,遇到這種日子,也需要進行拜門口,祭祀“好兄弟”!
在灣灣的油車口、沙侖和港子平一帶的農民,每年的農曆四月十八号都要拜門口,還有的是八月二十進行。
因為這天是清代分類械鬥的紀念日,是滬尾軍民抗擊法國侵略者勝仗的紀念日。
不一樣的是,這天拜門口的目的是祭祀當時戰役裡英勇奮戰付出生命的戰士們,當地稱“敗滬尾”。
拜門口是一個相對沒那麼出名的習俗,隻在某些地區的某些村子得到延續。
一方面是慰勞無人祭祀的逝者,祈求安甯,另一方面則是紀念某些值得記住的人們。
不知道大家老家有沒有這個習俗呢?歡迎留言交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