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号。如果您喜歡本頭條号發布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唐詩和宋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千百年來,一直散射出它獨有的魅力。這期間朝代更叠,才子輩出,不論是到了明清還是現代,詩詞文化已經融入到了中華兒女的血液之中,成為了我們不可或缺的文學盛宴。
即便我們對唐詩宋詞知之甚少,但總那麼幾首詩是耳熟能詳的。當我們想念遠方的親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李白那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我們為愛情輾轉難眠,也會想起柳永那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當我們事業有成,喜極而泣,不自覺地也會吟唱出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詩詞是美妙的,是溫柔的,同時也是豪邁的,飛揚的。曆代雖說湧現出了很多詩詞大咖,但是其中有一個人很特别,他不是帝王将相,卻被後人稱作“千古一帝,千古一相”,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
我們翻看蘇東坡的詩詞,讀上幾首後,就能看出他的性格。沒錯,蘇東坡的性格是豪放豁達的,他總能在人生的低谷中,找到生命的真谛,去迎接新的未來。蘇轼一生經曆過一個大案,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從而被貶黃州。他在與友人春日出遊的時候,忽逢暴雨驟至,又沒帶傘具,一行人狼狽不堪,唯獨蘇東坡在風雨中邊走邊吟,寫下了那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
公元1071年,蘇轼與王安石産生了意見分歧,蘇轼主動提出了離開京城這個想法,王安石自然是欣然應允,就打發蘇轼前往杭州做官。由于蘇轼對佛家禅宗思想極為感興趣,自然遇到廟宇都會流連一番。就在蘇轼路過金山寺的時候,就曾上去遊玩,從而寫下了他人生當中最奇特的一首詩《題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迢迢綠樹江天曉,霭霭紅霞海日晴。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
我們把這首詩讀下來,會發現這首詩寫的是蘇轼在金山寺中,看到的是晚上到日出的景象,詩中表達出來的是一種舒适安閑的心理狀态。但是蘇轼平生寫過那麼多首詩,這一首詩雖說寫得好,但不足以讓它成為絕唱。
其實妙就妙在這首詩正着讀是日出,而倒着讀卻是另外一個景象,我們一起來欣賞下:
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晴日海霞紅霭霭,曉天江樹綠迢迢。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随潮。
我們倒着讀過來,發現的是路上的寺廟和小橋流水,清波蕩漾,釣魚的老者還有雪浪暗潮,這很明顯是上午到晚上,在恬靜的環境中,處處都充滿着祥和的景象。
蘇轼的這首詩,其實是一首回文詩,我們正着讀是日出,倒着讀是日落,而且不論怎麼讀,語句都通順,意境皆高遠深邃,格調悠揚堪稱一絕。這也是蘇轼所創作衆多詩詞作品當中,最為特别的一首。
回文詩在創作上,相比普通的詩來說,難度更大,不僅僅要求平仄押韻,而且還要有内涵,而語法通順,則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細細品讀這首詩,不論是在意境上還是美感上,都是經典的佳作,由此可見蘇轼的文學水平,也擔得起大文豪這個稱号了。
(來源: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