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和小畏
編輯 | 朗門
被妖怪附體的她們
我特别喜歡《日本妖怪大全》這本書,書裡記錄了日本民間傳說中各種妖怪的故事。
裡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妖怪,叫“忙”。
被這種妖怪附體的人,都會整日忙碌,不肯停歇。
這讓我想起曾找我咨詢過的兩位女士:
楊女士和喬女士。
之所以會想起這兩個人,是因為她倆都曾對我說過同一句話——
忙,是解決一切情緒問題的最好辦法。
38歲的楊女士,20年前白手起家,經營起一家制造廠,廠子越辦越好。
以她現在的條件,完全可以把很多事情交出去,安排别人去做,但她卻沒有。
每當我問起她的近況時,她總會說:
“哎呀,工作太辛苦了,總忙個不停,等我退休後得去過點悠閑的生活才行。”
盡管嘴上會這麼說,但大部分時間,她還是把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子。
當我和她提議,現在就試着減少一些工作量,不必一定要等到退休後,才能過悠閑的生活。
她總回答說,工廠離不開她,她必須要工作。
去年剛剛退休的喬女士,一定程度上像是楊女士未來的樣子。
62歲的她幾乎從成年開始就一直忙碌打拼,盡管也是在3、40歲時就暢想着退休後的悠閑日子,但卻依然堅持工作直至退休。
如今,她終于如願退休了。
但卻發現,退休對她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
不用上班之後,她并沒有按曾經計劃的那樣,去遊遍大江南北或是培養點興趣愛好。而是終日陷入焦慮之中,不斷地向身邊的人打聽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因此,對她而言,即使已經退休了,但她的生活狀态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反而更糟糕了。
這兩位女士,就像是被妖怪“忙”附體了,她們一刻也停不下來。
一旦停下來,就會心神不甯,坐立難安。
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壓根閑不住”。
感覺自己做錯了什麼,或者是該做點什麼,仿佛生活馬上就會發生一些很糟糕的事。
當我問她們具體在擔心什麼時,往往又答不上來,但又堅定地認為“這樣是不行的”。
類似她們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見。他們總在忙碌,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我有個同事,因為工作壓力大,整個人狀态都不太對了:脫發、失眠、抑郁接踵而來。
她挺不住,辭了職。
可她的朋友圈狀态,并沒有像她曾規劃的那樣,各種吃喝玩樂,有的隻是一條一條内容鍊接——她無縫銜接找了另一份工作。
和我聊起來,她說:“我回去大睡了幾天,結果越睡越心慌,又起來馬上投了簡曆。”
為何凡事必須有用?
他們為何那麼忙,準确地說,是那麼害怕“閑”下來?
因為停下來的感覺實在是太不好了,比忙起來的感覺糟糕得多。
一旦閑下來,就心慌,焦慮,飯也吃不好了,覺也睡不香了。
其實在操控他們的,是根植于心的“生存焦慮”。
(人其實多少都會有生存焦慮的,而現在我們探讨的是,一些人條件尚可,但依舊不敢停下的情況。)
生存焦慮比較嚴重的人,有一個最常見的思維習慣是:
“凡事,必須有用”。
休閑是沒用的,忙碌才有用。
一旦自己閑下來,就會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沒用。
這就觸發到了他們的生存焦慮,所以他們一刻都不允許自己閑下來。
楊女士也是如此。
身邊一些朋友邀請她去釣魚、爬山或是逛街,她的第一反應是:這些事有什麼用?與其浪費時間,還不如做點有用的事。
楊女士說,自己還是個小女孩時,當她摘回來一朵花、或是學會一種新的翻手繩圖樣,興高采烈地想給爸爸媽媽看時,通常聽到也是一句冷冰冰的話:這有什麼用?
父母看重的是成績,如果發現她在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爸媽的态度就會變得冷漠。
當時父母鐵青的神情,即使長大成人多年後,楊女士一想起來,還是會覺得害怕。
想辦法與父母建立連接,是每一個小孩的本能。漸漸地,她也養成了“拿結果來說話”的習慣。
小時候最開心的事,莫過于考了全班第一時,看到父親臉上堆滿笑容,驕傲地和親朋好友說她的成績。楊女士很少見到爸媽因為她這麼開心過。
久而久之,“有用”也變成了楊女士判斷一件事最重要的标準。
每當看到一件事物,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去想這個有沒有用;
如果是沒用,她便不會去做,覺得是浪費時間。
因此,她大部分的生活便是:努力變優秀,努力賺錢,努力達到更高的目标。
她一直都在做“有用”的事。
有用的事就是以前的學習,現在的工作。
這樣的觀念讓她每次閑下來的時候,便會陷入一種極度的不安之中,唯有馬上讓自己忙碌起來,那種糟糕的感覺才會得到稍微緩解。
忙,是解決情緒問題的最好辦法?
讓自己忙起來,并隻做“有用”事,的确會一定程度上帶給人好處:
① 更容易獲取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獲得更好的發展。無論在學習還是工作的投入,都能帶來一些積極的反饋。
② 忙,還有一項重要功能,就是幫人麻痹感官。身體上忙碌起來,心理上就不容易被分割注意力,去想一些雜七雜八的事。
楊女士的婚後生活并不如意,廠子好不容易步入正軌時,她發現老公出軌了。
經曆了多番的内心掙紮後,她決定和老公秘密離婚。
沒什麼閨蜜的她,一時身邊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
離婚後的生活她變得很孤獨。但她痛苦的根源并不是離婚,而是她難以去敞開自己,宣洩一下情緒。一閑下來,滿腦子都是老公出軌和離婚的事兒。
她發現,隻要一天從早到晚,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地做事,自己就不會去亂想了。
因此,她得出結論:忙,是解決情緒問題的最好辦法。
之前的矯情都是因為太閑了。
其實情緒困擾,并沒有因為她的忙碌而得到真正的療愈。隻是讓她的知覺變得麻木,感受不到那麼多的情緒而已。
這就讓當事人誤以為“我的情緒困擾被解決了”。
但人畢竟不是機器,總有閑下來的片段時刻。
一旦無需工作、喝醉酒迷迷糊糊之際,又或是半夜睡不着醒來時,那些糟糕的感覺,就如潮水般湧來,迫使楊女士繼續找更多的事情來麻痹感受。
就像電影《阿飛正傳》的那句經典台詞說的一樣:
我聽别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
它隻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
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
這種鳥一輩子隻能下地一次,
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被單一價值模式摧毀的生活
人類是需要意義的物種,追求生活的意義是我們的本能。
意義療法創始人弗蘭克爾認為:一個人對于“意義”的理解,會直接影響他的一生。
他把人們追尋意義的方式劃分為了3種:
① 創造的意義:去完成某項具體目标,或是貢獻了些什麼;
② 體驗的意義:去經曆某種事物或某段關系,用心體會這一切帶給自己的感受;
③ 态度的意義:個體在面對不可改變命運時所呈現的姿态。
楊女士追求的“有用”,屬于上面的第1種,但并不是生命意義的全部。
這樣的觀念讓她在生活中,難以去享受悠閑的時光,讓她斬斷了很多美好事物的連接,錯失了許多美好的體驗。
——我學會把魔方擰成6面了!
——這有什麼用?
——看,我買了一個新的手機挂飾!
——這有什麼用?
——我今天學了一句四川話。
——這有什麼用?
這樣的對話聽起來就讓人窒息,不斷重複過後,會讓人腦海裡仿佛冒出一句話:
活着真沒意思。
純粹以目标為導向的生活,會讓人感到一種彌散性且難以言狀的不安感。
因為在這樣的模式之下,能夠與生命産生連接的人、事、物會越來越少。
久而久之,人會感受不到意義,也會感受不到愛。
走在路上,感受不到微風吹掃身體,陽光溫暖皮膚的感覺;
身處人群,人聲鼎沸,也難以融進去,聽不進一段完整的話。
你問這些重要嗎?或許看起來沒那麼重要。
忙碌,麻木了一個人的感知能力,痛苦和空虛被屏蔽掉了。但同時,感知微小幸福、建立良性關系的能力也受到了影響。
可是能真正治愈一個人的,依然是良性的關系。
這裡的良性關系,可以是人與人之間,也可以是與一切能夠燃起熱情的事物之間。
所以最根本、也最有效的解決方法,還是要去投入到關系中,去感受和表露自己的弱小、恐懼、焦慮,以及好奇、熱情與愛意。
幸福是體驗、是過程,而非結果。
它并不存在于“有用——沒用”的維度之上。
一昧通過“有用”來構建起來的關系,并不能真正從深處去滋養人的内心。
去體驗,去連接,去愛
如何才能從這種模式脫離出來,去擁抱更多美好的體驗?
電影《心靈奇旅》中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回答。
主人公喬伊,是一位一直夢想着實現自己爵士音樂夢的中學老師。
經曆了多番周折,他終于順利完成了演出的夢想。
待目标實現之後,莫名的失落感卻湧上他心頭。
此刻他發現,目标實現後也不過如此,生活還在繼續。
他開始回首之前的經曆,重新去思考生活的意義。
在街角陶醉地享受着披薩的美味,去聆聽認識多年的理發師講述曾經追逐夢想的故事,去用手接住一片飄落的黃葉......生活中很多與目标無關的時刻,卻讓他感到無比溫暖,安心。
此刻,與他生活産生連接的不再是單一的爵士夢,還有許許多多的細小而美好的事物。
這些豐富多樣的關系,便是生活意義的源泉,也讓他真正從失落中走出來。
楊女士的生活也有了類似的改變。
我和楊女士的咨詢持續了一年半。
比較難得的是,即時一直強調“要做有用之事”的她,開始願意花時間和我做着看似“無用”的心理咨詢。
她曾表達過,心理咨詢雖然沒有什麼用(無法一兩次實現具體的目标),但她仍堅持了下來。
她說,因為在每周的這1小時裡面,是她唯一能夠把緊繃的神經放松一下,抛開判斷“有用無用”的思慮,内心慢慢感受到一絲絲平靜。
從一開始咨詢時的全身心焦慮緊張,到後期慢慢地放松,慢慢地,她會和我分享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比如一張日落的照片,或是一朵花。
我們的生活,除了忙碌,除了追求目标,還有着無數種生活的方式。
當我們從“是否有用”、“能否實現目标”的獨木橋上走下來時,就會發現生活其實是一篇廣袤的原野,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們去探索。
作者:和小畏;後現代取向心理咨詢師,專欄心理作者,個人公衆号:和小畏。編輯:朗門,責編:陳沉沉。
本文原創首發公衆号:武志紅(ID:wzhxl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