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隋紀五》:“是時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有奇。東西九千三百裡,南北萬四千八百一十五裡。隋氏之盛,極于此矣。”
據《資治通鑒》史記,隋文帝楊堅傳位給隋炀帝楊廣之後,在大業五年(609年)人口統計,全國大概有890萬戶,5000萬人口左右。然而由于隋炀帝過于急功好利,大興土木,在前人的基礎上修建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大造龍舟、樓船,為滿足其驕奢淫逸的生活。對外頻繁發動戰争,西征土谷渾、三征高句麗。令全國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導緻大量的農民起義,原本大好局面,最終瓦解。唐朝接手後,據武德七年(624年)統計,全國人口僅200餘萬戶,人口1500萬左右。
貞觀之治,是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627年-649年)展現的政治清明、經濟複蘇、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因其在位時年号為“貞觀”,故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将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貞觀年間,其實延續了隋朝的多種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制、科舉制、常平倉制等,在此基礎上進行完備,對後世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
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用人和納谏,既是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之一,又是貞觀之治的重要表現之一。
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因此能夠從各階層搜羅許多傑出人才。如重用隐太子李建成舊部魏征、王珪等,降将尉遲恭、秦瓊等。注重人才選拔,不問出身,曾先後五次頒布招賢令。
都說伴君如伴虎,皇帝口吐聖言,無人敢逆。而唐太宗卻說,各位臣工,随便怼,對了采納,錯了也沒事。唐太宗在位23年,進谏的官員不下35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後200餘事,數十萬言,據說後來太宗見到魏征,心裡都發怵。是因為唐太宗能夠兼聽衆議,注意納谏。其臣下敢于犯顔直谏,形成了中國君主專制社會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風氣。
科舉制
以前的察舉和唐朝的科舉制有大不同,以前的察舉,基本靠有權勢的人推薦上去的,到了隋朝改成靠考試來推薦人才,于是就出現了科舉制。唐朝取其精華,于是開始大辦科舉,科舉制就是這麼從唐朝興盛起來的。唐朝出現大量的文人,離不開科舉制的盛行。同時也讓萬千的貧寒子弟有了人生奔頭。
均田制與租庸調制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在隋朝覆滅的農民戰争中認識到人民群衆的力量是偉大的。他的心裡永遠都住着一個人———隋炀帝,時常警示着自己。避免犯隋末的錯誤。
“去奢省費,輕徭薄賦”,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制,獎勵墾荒,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産,耕作有時,衣食有餘,安居樂業,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是貞觀之治最主要的表現之一。均田制作出了丁男受田的規定。凡年滿十八歲的男丁給田一頃,其中八十畝為口分田,二十畝為永業田;工商業者,永業、口分田各給一半。租庸調制作為與均田制配套的賦稅制度,也是當時最為重要的賦稅制度之一。這兩項制度不僅對當時社會經濟的恢複、發展和繁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對後世的土地、賦稅制度思想都有着深遠的影響。
扶持商業
士農工商,在古代商人地位是比較低的。貞觀年間是不歧視商業的君主專制王朝,不但不歧視,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這進一步地體現了唐太宗的高瞻遠矚之處。在他的倡導下,貞觀年間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地進展,新興的商業城市象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
國家在雄厚的經濟基礎支撐下,科技不斷發展,軍事逐漸強大,萬國來賀,唐太宗甚至被稱為“天可汗”。到了天寶元年達到了頂峰,全國人口達到了850萬戶,民間處處歌舞升平。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