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臘八節是怎麼由來的
臘八節是怎麼由來的
更新时间:2025-02-19 15:18:56

臘八節是怎麼由來的?農曆臘月初八,臘月第一個節日“臘八節”就要到了2017年農曆臘八節是2018年1月24日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年此日,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打掃房屋,祈福迎春此外,家家戶戶還會做臘八粥、腌臘八蒜、吃臘八豆腐…關于臘八,還有哪些美食習俗?,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臘八節是怎麼由來的?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臘八節是怎麼由來的(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1

臘八節是怎麼由來的

農曆臘月初八,臘月第一個節日“臘八節”就要到了。2017年農曆臘八節是2018年1月24日。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年此日,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打掃房屋,祈福迎春。此外,家家戶戶還會做臘八粥、腌臘八蒜、吃臘八豆腐…關于臘八,還有哪些美食習俗?

臘八節的由來及習俗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 “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八節的習俗

1、吃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幹、白果等幹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氣裡保養脾胃。

2、祭祀

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着這樣的習俗。祭祀的對象包括:先啬神神農、司啬神後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蟲神等。唐宋後來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習慣在這天祭佛。部分地區很隆重。

從先秦開始,臘八節就有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的習俗。而且,臘八節還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節日。所以,在臘八節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靈、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頭。

3、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4、泡制臘八蒜

北京、華北大部分地區還有在這天泡制臘八蒜的習俗,臘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直到蒜變成綠色。

舊時商号在臘八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賬目盤點出來,算清楚這一年的收支盈虧。債主還會在臘八這天提醒欠錢人家準備還錢。臘月裡人們講究忌諱,所以就用與“算”字同音的“蒜”,來代替算賬的“算”。也因此,臘八蒜雖然好吃,市面上卻沒有賣的。都是家家戶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并且也給自家算算賬,看看這一年的開支,有多少積餘,盤算該花多少錢置辦年貨等。

5、制臘八豆腐

安徽黔縣民間習俗,是當地的風味特産,将自制豆腐曬幹可留日後吃。具體制作過程如下: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鹽水,在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而成。“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挂在通風處晾着,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

成品色澤黃潤如玉,入口松軟,鹹中透甜,又香又鮮。如在曬制時加入蝦米等輔料,則更加美味。它既可以單獨成菜,也可與肉類搭配,或炒或炖,都是美味。招待貴賓時,黟縣人還将其雕刻成動物、花卉的模樣,淋上麻油,拌上蔥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盤,成為酒宴佳肴。

6、吃臘八面

除了甜口或鹹口的臘八粥,以及臘八蒜、臘八豆腐之外,當然也少不了陝西的臘八面。在每年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太陽出來之前,陝西人家家戶戶都要吃碗熱氣騰騰、四溢飄香的臘八面。

臘八面是在臘八粥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過去在陝西大荔和臨潼、鳳翔一帶臘八節這日人們煮面敬神,因之叫“臘八面”。起初關中農村的臘八面是用小米、黃豆煮粥下面條,而後用八種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面條,如今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将豆類與菜系相結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蓮子、青菜、菠菜、黃花、木耳等同面條同煮,調成湯面,營養豐富,十分好吃。走進臘月,鄉下就有了年的味兒。這味兒是從噴香的“臘八菜”、“臘八面”裡溢出來,飄出來的。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上海解放日是哪一天
上海解放日是哪一天
上海解放日是哪一天?上海是1949年5月27日解放的1949年5月12日,解放軍第九、十兩兵團向上海外圍守敵發起進攻,主要箭頭指向吳淞,湯恩伯被迫從市區調出3個軍增援,從而使市區更加空虛,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上海解放日是哪一天?以下内容希...
2025-02-19
冬至的來曆和風俗詩詞
冬至的來曆和風俗詩詞
冬至的來曆和風俗詩詞?冬至的詩歌: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将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冬至的來曆和風俗詩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冬...
2025-02-19
開齋節是幾月幾日
開齋節是幾月幾日
開齋節是幾月幾日?開齋節又叫做肉孜節,是伊斯蘭齋月(指伊斯蘭曆的9月)結束的第二天,也即伊斯蘭曆的10月1日,穆斯林在這一天身着盛裝,前往清真寺參加會禮,慶祝“齋功”的完成,彼此之間道賀,歡樂氣氛如同過年一般,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開齋節是...
2025-02-19
清明節氣的意義
清明節氣的意義
清明節氣的意義?清明節是傳統的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清明節氣的意義?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清明節氣的意義清明節是傳統的春...
2025-02-19
牛年大忌
牛年大忌
牛年大忌?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天津2月3日電(記者周潤健)2月3日,迎來2021年的“立春”節氣,2022年的“立春”節氣在2月4日,而即将到來的農曆辛醜年(俗稱“牛年”)從2021年2月12日開始到2022年1月31日結束,剛好避開了這兩個...
2025-02-19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