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ntel發布十一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前後,就有不少人感到疑惑,為什麼上一代最高端的i9 10900K還可以從i9 9900K的八核心升級到了十核心,而在新一代的i9 11900K裡,核心數量又變成了八核心?盡管Intel多年以來以擠牙膏聞名于世,但是這樣開倒車的行為還是很少見。而近日這個疑問終于被解開:純粹是Intel的芯片工藝太落伍了!
事實上,這一代酷睿桌面處理器依然還是使用的14nm工藝,而且采用的是和十代酷睿相同的接口,也就是處理器面積是相同的。但和十代酷睿桌面處理器不同的是,這一代酷睿因為要加入性能提升了50%的Xe架構核顯,這導緻在相同的核心面積中,新的Xe核顯占據的位置更多,所以剩下來的空間,就不足以塞進十個核心,所以Intel隻能将高端處理器的物理核心數量降回到九代酷睿的八個。
簡單而言,就是Intel的工藝實在太過于落後,甚至于在自家核顯和處理器架構都在升級和擴大規模之際,芯片工藝首先無法支持下去了。當然如果Intel在這一代5系列芯片組上改接口,倒是一個辦法,因為這樣主闆和處理器的體積就能擴大,哪怕工藝落後,但也可以用加大芯片面積來解決。可惜的是,Intel早早就宣布十代和十一代酷睿采用相同的接口,所以處理器的大小已經無法更改,這樣也隻能削減處理器核心。
雖然Intel自己官方給出的數據中,i9 11900K在遊戲性能上可以和AMD十二核心的R9 5900X相媲美,同時IPC比上代酷睿高出了19%,但對于不少用戶而言,多核性能同樣是他們所需要的。特别是一些創作者用戶,無論編碼解碼,還是加密壓縮,多核心性能都是至關重要的,這方面7nm工藝的AMD有着絕對的優勢,目前Zen 2和Zen 3的處理器最高都能做到十六核心,這遠遠不是Intel可以相比的,這也會讓更多有需求的用戶投向AMD的懷抱。
好在這一代酷睿處理器雖然多核性能不給力,但單核和遊戲性能還是足夠,所以普通用戶或者玩家,選擇四核心、六核心以及八核心的處理器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還有性能不俗的核顯。不過這樣一來,i9和i7的差距就沒辦法拉開,這會導緻不少Intel的用戶購買價格更便宜的i7處理器,而不會去選擇i9。
另外,這種情況會在下一代,也就是十二代酷睿桌面處理器上得到改善。下一代Intel的處理器會采用10nm工藝,同時芯片架構也會變成大小核設計,再加上處理器接口又改變了,所以不可能出現核心太多,芯片裝不下的情況。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十二代酷睿處理器很可能最高核心數量會達到十二個以上。
至于AMD的Zen 4處理器,雖然會采用台積電5nm工藝打造,但是Ryzen處理器大概率還是會停留在最高十六核心上,倒不是說不能做像三十二核心這樣的産品,關鍵是對于普通用戶意義不大了,還不如将更多心思放在提升性能和頻率上去,同時也可以保證自家線程撕裂者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