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乘着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的東風,宿州市近年來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憑借綠色發展,宿州市正将綠水青山變成生态家園。剛剛過去的十年,宿州市強勁的發展勢頭令人矚目。相信假以時日,勤勞實幹的宿州人民将會把這片土地打造成安徽北部發展的新标杆。
植保無人機在麥田裡進行赤黴病防治作業。崔猛/攝
【有底氣】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素有淮北糧倉之稱的宿州有這個底氣。近年來,宿州市糧食生産能力不斷提升,2013 年全市糧食産量359.73 萬噸,2021 年全市糧食産量達到453.54萬噸,增加了93.81萬噸。
除了要吃飽,還要能吃好,菜籃子也實現有效供給。宿州市全力推進生豬穩産保供,深入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主要農産品市場供應和産品價格得到有效保障。2013 年全市肉類總産量49.63 萬噸、禽蛋産量25.5 萬噸,2021 年分别達到59.35 萬噸、30.28 萬噸,分别增長19.58%和18.75%。2021 年蔬菜及食用菌産量達233.19萬噸。
面朝黃土背朝天不再是農村唯一的謀生方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壯大。宿州全市家庭農場由2013 年的395 家發展到2021 年的29646 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由2013 年的5687 家發展到2021 年的16174 家;全市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由2013 年的75 家發展到2021年的326 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2013 年到2021 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571元上漲到15913元,年均增長9.7%,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顯銳氣】
推進工業強市發展戰略
近年來,宿州市堅定不移推進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後勁十足的工業經濟發展顯示出勃發的銳氣。
規上工業持續發展。“十二五”期間,産業發展實現新跨越。宿州全市三次産業結構由27.9∶37.9∶34.2 調整為21.7∶41∶37.3。經濟結構更加優化,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全面實施“3111”工程,規模以上企業數突破千家,雲計算、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煤電能源、輕紡鞋服、食品加工、化工建材、闆材家居産業集群效應進一步顯現。
“十三五”期間,宿州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企業發展由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2020 年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1027 家,其中超10億元工業企業達18 家,比“十二五”末增加7 家。華瑞賽維5G 實驗室、伊維特新材料半導體氣體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産,建成省内首家石墨烯領域工程實驗室、裸眼3D 顯示工程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台,華為、騰訊、阿裡、京東等大型互聯網企業齊聚宿州,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1 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5%,高于全省0.6個百分點。
優越的營商環境吸引了衆多投資者前來興業發展。落戶宿州綠色家居産業園的輝樂豪銅門加工生産項目産品瞄準中高端消費群體。“宿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對我們來說,落戶在此是個發展的大好時機。”企業負責人朱志偉信心滿滿地說。
同樣覺得“選對地方”的還有TATA 木門宿州基地行政負責人張明。“疫情期間,企業其他生産基地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我們宿州基地充分釋放産能,發揮原材料充足的優勢,實現了降成本降庫存,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張明說。
【真秀氣】
綠色發展為美麗宿州添彩
為了讓域内綠水青山凸顯生态價值,宿州市生态文明建設可圈可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宿州市将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全方位融入“四化同步”發展戰略,不斷完善生态文明建設長效機制,培厚生态發展優勢,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含量”和生态産品要素“增量”的明顯提升,為美麗宿州添彩。
積極謀劃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不斷培育壯大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綠色新産業新業态。宿州市産業結構趨優向好,2021年一、二、三次産業結構比為15.3∶35.5∶49.2,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指标連續五年超額完成省下達目标任務;全市碳排放強度逐年下降。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河湖長制體系持續向基層延伸,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步伐加快。
2019年宿州市空氣質量同比改善幅度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之首,受到生态環境部通報表揚。2021 年,宿州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02,較2018 年改善25.42%。PM2.5 年均濃度41 微克/立方米,較2018 年下降25.45%;優良天數比例78.9%,較2018年改善12.33%。
城鄉生态文明建設水平顯著提高。聚焦國土空間綠化,持續深化林長制改革,積極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發展,加快綠色“增量”,力促造林速度與結構、質量和效率實現全面提升。完善“五綠并進”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打造四大林長制改革示範區,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加快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市完成人工成片造林26.73 萬畝,建成1 個(宿州)國家級森林城市、1 個(泗縣)省級森林城市、21 個省級森林城鎮、128 個省級森林村莊、3 個國家森林鄉村,生态功能完善的平原綠化格局已初步顯現。
【接地氣】
創造出豐富多彩文化生态
悠久的曆史為這塊土地帶來諸多名勝古迹,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讓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态。
在著名的書畫之鄉蕭縣,出現了不少“拿起鋤頭下地幹活,放下鋤頭寫字畫畫”的農民書畫愛好者。他們因紮根基層,書畫風格淳樸而接地氣,頗受業界稱道,成為“高手在民間”的生動範本。此外,國家級非遺項目泗州戲、墜子戲、靈璧菠林喇叭、漁鼓道情、砀山唢呐等廣受當地群衆歡迎。文藝工作者走村串戶、送戲下鄉,将經典劇目帶給鄉親父老、千家萬戶,形成文化惠民、百花齊放的生動景象。
宿州,這片土地孕育了繁茂的藝術之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态,讓當地人民通過衆多藝術形式更好地讴歌新生活、歌頌新時代。
郝昱 朱順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王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