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門檻 為什麼不吉利?
兒時,在爺爺奶奶家有一條十分重要的規矩就是——不能踩門檻。那時我經常會因為踩門檻挨熊,據老一輩人說,踩門檻不吉利。為什麼呢?這看似簡單的門檻有哪些講究呢?
壹
這還要從何謂門檻開始說起:門檻原指門下的橫木,中國傳統住宅的大門入口處必有門檻,人們進出大門均要跨過門檻,起到緩沖步伐,阻擋外力的作用。古時的門檻高與膝齊,如今的門檻已沒有這麼高,大約隻有一寸右,除了用木材制作外,也有用窄長形石條的,固定在鐵閘與大門之間的地上。
貳
在過去,制作門檻所使用的木枋與房梁正頂所使用的木枋是同一材質的,也就是說一根木枋要用來制作正梁和門檻兩部分,正梁有“鎮宅護平安”的作用,而門檻的作用是什麼呢。一是将住宅與外界分隔開來,既可擋雨水,又可把各類爬蟲拒之門外,因而實用價值很大。二是人們認為門檻可以阻擋住一切邪穢之物,在門上立一道門檻,象征着門口豎立一面牆,便可以将所有污穢之物都阻擋在門外,特别是一些人相信,可以将鬼怪攔在門外,以保一家人的平安幸福。同時能夠藏風聚氣,防止财氣外漏,養一家之财,對住宅風水也頗具重要性。
因此,有人認為踩門檻破壞自家風水,沖撞自家的門神。在佛教中有一種說法,說是寺廟門檻是釋迦摩尼的雙肩,踩門檻就等于踩他的雙肩,這種說法姑且聽聽吧。還有人認為踩門檻有倚門賣笑之意,所以正經人是不踩門檻的。由此可見,踩門檻成為禁忌也不足為奇了。
叁
不過有關“不能踩門檻”的事,還真在《禮記》中有記載,“大夫士出入君門,不踐阈。”意思就是做臣子的進入君主的門戶時,應該從門中央所豎的一根短木旁側身而過,不要用腳踩在門檻上。自此,祖祖輩輩流傳的習俗裡就有了這樣一條:小孩子不要踩門檻。這樣的禁忌,一方面可以防止木制門檻被踩壞,另一方面也符合規矩和傳統,透着對先人的敬重。
不過有意思的是故宮有些門沒有門檻,這又是怎麼回事?這個緣由在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中可以找到答案。溥儀寫道:“後來我學會了騎自行車,下令把宮門的門檻一律鋸掉,這樣出入無阻的到處騎……”
肆
原來是被末代皇帝溥儀鋸掉了,因為他要學自行車,覺得門檻礙事,鋸掉方便騎自行車。 據1993 年統計,被溥儀鋸掉的門檻約 30 餘處,唯獨當時居住的養心殿、儲秀宮、長春宮等西路各宮幸免,儲秀宮東門至今還保留着被鋸開半截的門檻。
雖然在現實中,門檻實物已經被淡化了,但門檻的觀念還在我們基因裡根深蒂固。比如說,你看一些人相親或去公司面試,不管是男的看不上女的還是女的看不上男的,事後當事人總會說一句:這人門檻高,高攀不上,或者會說這家公司的門檻太高了,進不去。雖說是調侃,但也能體現出人們對于門檻根深蒂固的思想。
• end •
文丨朱七七
圖 丨攝圖網 圖蟲·創意
以上選自旅遊世界雜志2021年12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