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北京召開的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指出,202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076萬人,再創新高。在現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就業的困境越發地凸顯出來,毫不留情地說,10個大學生出來,就會有3到4人面臨失業,而且随着國家教育的不斷推進,就業問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也依舊存在,而且問題隻會比現在更加的嚴重,形勢也比現在更加的急迫,所以無論是社會還是學生本人都應該對此件事情有着高度的重視。同時伴随的另一個問題,我們國家那麼大,為何會容不下每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到底難在哪裡?畢業生們該何去何從?我們往下看。
首先一點,就業難,難在當前社會形勢!
自2019年新冠疫情以來,社會各行各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沖擊,将近三年的疫情影響,大小企業發展都受到抑制,有的小型企業因此破産,大型企業受此影響裁員減招,因此在一個整體角度看近兩年來人才市場需求減少,就像一個隊伍在經濟、補給等各方面都隻能維持10人運轉,再多一個人剛需不足以支撐運轉,隊伍就會解散,簡單來說現在的社會消化不了衆多畢業生。這是一個不争的事實,但也是一個很好的結果,得益于國家安定,我們有工作的機會,雖說不是全部安排到位,但還是接收大半畢業生,因此應該感到幸運,西方某些國家疫情還沒處理好,還戰火四起,活着就是幸運了。
第二一點,就業難,難在教育與原生家庭的功利教育目的!
其實這一點,從最後的目的性來看,明明是無可厚非的,但偏偏在這一點上會出現影響很大的因素,而且因素還挺多。
在非常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學校裡可能不太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在全國大部分地方的學校裡會出現“你不好好學習以後就隻能當農民,或者以後就給人打工之類的話”,當然這不是所有老師都會說,但在農村幾乎百分之九十的家長都會說這句話,這是個什麼概念,你的學習被明碼标價,就為了以後過更好,其實這句話沒錯,但也有錯,就像是矛盾的集合。老師家長當然希望孩子認真學習,有好的成績上更好的大學有更好的将來,這有錯嗎?沒錯!但偏偏這句話又出現很多問題。我見過很多學習不好的同齡人義務教育結束後出去混社會,知道了社會的不容易,學習好一點的最後上了個不是特别頂尖的大學,二本及大專之類的的學生應該是大多人的縮影,好不容易學習完出社會,坐着一個很普通的工作,到手不多能養活自己,想着想着好像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好,想跳槽。
回到村裡這個問你,那個問你,回到家父母一對比,也說你不好,還不如沒讀書的,最後自己也覺得自己不好。好多畢業生就這樣磨滅自己 的信心,渾渾噩噩,去做啥都沒達到預期,跑來跑去随大流考公考編,到這時候可能是真抱着要考上的決心去的,但這麼想的可不止你一個,由此一來死循環,前幾屆畢業生加如今的畢業生,就業人數越拉越大,也越來越難。
功利教育的壞處由此體現,簡單一句話概括,實際不符合預期難以接受,村裡鄰舍指責嘲諷壓力大,好的去不了,低的看不上,最後畢業生們都得了“空心病”,不知道要幹啥,我十幾年的學習都在幹什麼,自我否定,但一個特點,都沒去工作,長時間缺少了堅持的能力。
第三點,就業難,難在畢業生“學生思維”明顯,缺少能力實踐與吃苦的覺悟!
學生思維就是犯錯可以改,不懂可以問而且有問必答的的一些小思想,在學校當然沒有問題,你是學生,學生學習為主要任務,教師職責也有必要為你解惑,出了社會不一樣,首先大家都很忙有可能他真沒時間教你,其次比較真正有技術的東西就有競争的必要,我當然相信善良的存在,但我更相信人性的弱點,我把最好的教你對我有啥好處?好多學生受不了,不幹了!
另一點,現在好多孩子從出生就不幹活了,跟古代說的十指不沾陽春水差不多,因為沒受過那麼多鍛煉,也不受那麼多指責,工作受不了氣吃不了苦,不幹了!一來二去就是不幹了!其實好多大學生才出來是找到工作的,因為一些事就是覺得幹不了,換的時候也是,可能找一個跟以前工作待遇差别不多的工作好找但就是幹不長。
以上這類同學有但比較少,大家切莫以偏概全,而且有些企業的文化也的确難以接受,主要原因也會有所不同。
最後一點,就業難,難在知識不紮實!
其實有很多同學都應該知道自己這個問題,好多同學上了大學有點飄,幻想一大堆,實際沒幹半件計劃到的,自己的專業知識勉強合格,感興趣的東西從來不學,啥證也不去考,那你不是已經在被淘汰的邊緣了。中國老話說得好“打鐵要靠自身硬”,本來可能就沒啥條件,就别虛度光陰,不要打着看書的幌子去圖書館,不要打着實踐的口号去外面玩,不要用努力的心态自我麻痹,去幹真正有意義的事。
此外大學生才出社會會遇到很多公司套路,什麼外包公司、獵頭,還有就是所得與付出不成正比,這也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積極性的原因之一,希望企業規範做到位。
當然,以上觀點屬于個人總結,肯定會有沒說到或者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補充。
最後這句話給廣大的畢業生同學們,想做的事一定要去做,不要就是想想而已。也不要給自己設限自我否定,連勇氣都沒有怎麼可能有未來,當然不是鼓勵你去做不可能的事。學校期間不要荒廢,父母方面多去溝通,國家知道你們難,所以每年都在為你們争取崗位與機會,生活是先生後活,工作要先認真去做才有發展,不要等天掉燒餅,言盡于此,加油!
,